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暑期研学人气高
文章字数:964
  本报讯 (记者 党率航)“小朋友们,你们当中有人去过动物园,看见过金丝猴吗?”“金丝猴有什么特征?让我们一起走进展厅,找一找答案。”8月16日上午,秦岭博物馆展厅内热闹非凡,以“高山隐士——金丝猴的家族生活”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正在进行。博物馆四楼大厅内,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展厅中央,讲解员刘丽的声音清脆悦耳,瞬间吸引了30多个孩子的注意力。
  当天的主题活动从“人类演化历程”引入,孩子们盯着金丝猴标本的金色长毛啧啧称奇。
  “小朋友们,金丝猴是不是和我们平时见到的猴子不一样?”刘丽指着标本的面部细节问道。7岁的小女孩豆豆立刻举手:“它的毛发很有特点,摸起来一定很舒服。”小男孩程程紧跟着说:“它的鼻子和嘴巴好特别,像一个小‘精灵’。”
  当讲到猴群在野外觅食时会分工合作,年幼个体由成年猴轮流照看时,孩子们更是自发鼓起掌来,为这份协作互助精神欢呼。
  在了解生活习性后,孩子们来到五楼的活动大厅参加拼贴画环节。一张张卡纸在孩子们手中拼成灵动的“金丝猴之家”,还原出金丝猴在林间嬉戏的场景,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成了一片温馨的亲子乐园。
  这场人气爆棚的活动,是秦岭博物馆“寻迹秦岭 探秘宝藏”系列公益课程的第三期。面对暑期青少年观众激增的情况,博物馆精心策划了这套特色课程。前两期活动围绕大熊猫和朱鹮展开,在寓教于乐中激起了他们对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兴趣。每期活动都有大批家庭通过微信公众号报名,还有不少的家长打电话询问。
  据了解,秦岭博物馆全面开放以来,已开展各类研学活动200多场,参与人数超10万人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博物馆定制了分众化服务,通过侧重感官体验、加入互动实验、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阶梯式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前三期研学活动圆满举行,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家长们放心、孩子们开心。按照计划,第四期研学将围绕羚牛展开,17日上午开始接受报名。”秦岭博物馆馆长雷新峰看着展厅里穿梭的小小身影,脸上满是欣慰。他表示,将以此次暑期系列研学活动为起点,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设计更多“能玩又能学”的沉浸式课程。
  临近中午,金丝猴主题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举着自己制作的拼贴画合影,画面里,金色的“猴群”在绿色藤蔓间跳跃,就像真正的秦岭精灵在林间穿梭。这场研学之旅,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金丝猴,更在他们心里播下了热爱自然、守护秦岭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