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吹满园
文章字数:1127
“老哥,这彩礼咱可不能按老规矩来,俩娃过得好比啥都强!”8月4日,山阳县王阎镇吕家坪村村民刘顺志家的小院里,吕家坪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王和志正站在院子的树荫下耐心劝说着。最终,刘顺志欣然接受了理事会“不超过5万元”的彩礼建议,为即将出嫁的女儿卸下了沉重的“面子”负担,顶头的烈日也让王和志瞬间不觉得那么热了。这一幕,正是王阎镇纵深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取得实效的生动缩影。
曾几何时,“人情债”是压在王阎镇村民心头的石头。为根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王阎镇以“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为抓手,精准发力。各村在广泛征求民意基础上,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对红白事操办标准、礼金数额、宴席规模等做出明确“上限”规定。红白理事会成员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组成,全程介入指导。去年以来,全镇通过红白理事会劝导简办红白事100余场次,平均每场为村民节省开支近万元,累计为群众减负超90万元,人情往来回归了淳朴本质。
在龙洞川村的“道德讲堂”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道德评议会气氛热烈。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评议着身边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巩文桂几十年如一日照顾患肺癌的熊明启,真是咱村的好媳妇!”“张世平主动清理河道垃圾,值得表扬!”……通过定期评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环境整洁的先进典型被挖掘出来,登上村里的“善行义举榜”,成为村民学习的标杆。而对评议出的陈规陋习和不文明行为,则进行耐心劝导和批评教育,引导村民自觉摒弃。春风化雨般的评议,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蔚然成风。
“用参与环境整治攒的积分换了一桶洗衣液,挺实用!下回还得积极点!”刚从“道德积分超市”兑换完物品的双河村村民刘自兰满脸笑容。王阎镇践行“道德积分制”,将村民在遵守村规民约、参与志愿服务、环境卫生整治、孝老爱亲、邻里互助、支持移风易俗等方面的表现量化积分。积分可在各村设立的“道德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这一举措将无形的文明乡风转化为有形的物质奖励,极大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践行文明新风的主动性和荣誉感,变“要我文明”为“我要文明”。
如今的王阎镇,高价彩礼的“面子”薄了,勤俭持家的“里子”实了;大操大办的“排场”小了,邻里互助的“情分”浓了;陈规陋习的“束缚”松了,文明新风的“气息”扑面而来。
“移风易俗,既要破旧除弊,更要守正立新。”王阎镇党委书记宁远懿表示,全镇将精准搭建文明实践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持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家风家训故事分享等接地气的活动,让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用身边榜样树起文明标杆,让群众学有“镜子”、行有“尺子”、比有“标杆”,推动文明新风在全镇落地生根。
曾几何时,“人情债”是压在王阎镇村民心头的石头。为根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王阎镇以“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为抓手,精准发力。各村在广泛征求民意基础上,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对红白事操办标准、礼金数额、宴席规模等做出明确“上限”规定。红白理事会成员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组成,全程介入指导。去年以来,全镇通过红白理事会劝导简办红白事100余场次,平均每场为村民节省开支近万元,累计为群众减负超90万元,人情往来回归了淳朴本质。
在龙洞川村的“道德讲堂”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道德评议会气氛热烈。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评议着身边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巩文桂几十年如一日照顾患肺癌的熊明启,真是咱村的好媳妇!”“张世平主动清理河道垃圾,值得表扬!”……通过定期评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环境整洁的先进典型被挖掘出来,登上村里的“善行义举榜”,成为村民学习的标杆。而对评议出的陈规陋习和不文明行为,则进行耐心劝导和批评教育,引导村民自觉摒弃。春风化雨般的评议,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蔚然成风。
“用参与环境整治攒的积分换了一桶洗衣液,挺实用!下回还得积极点!”刚从“道德积分超市”兑换完物品的双河村村民刘自兰满脸笑容。王阎镇践行“道德积分制”,将村民在遵守村规民约、参与志愿服务、环境卫生整治、孝老爱亲、邻里互助、支持移风易俗等方面的表现量化积分。积分可在各村设立的“道德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这一举措将无形的文明乡风转化为有形的物质奖励,极大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践行文明新风的主动性和荣誉感,变“要我文明”为“我要文明”。
如今的王阎镇,高价彩礼的“面子”薄了,勤俭持家的“里子”实了;大操大办的“排场”小了,邻里互助的“情分”浓了;陈规陋习的“束缚”松了,文明新风的“气息”扑面而来。
“移风易俗,既要破旧除弊,更要守正立新。”王阎镇党委书记宁远懿表示,全镇将精准搭建文明实践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持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家风家训故事分享等接地气的活动,让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用身边榜样树起文明标杆,让群众学有“镜子”、行有“尺子”、比有“标杆”,推动文明新风在全镇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