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点亮留守儿童暑期生活
本报记者 张 英
文章字数:674
  日前,商州区黑山镇药王坪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内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十几个孩子踮着脚望向村口,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当3名佩戴“暑期志愿辅导员”绶带的年轻人提着鼓鼓囊囊的书包走进院子时,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这是商州区图书馆和文化馆驻村工作队组织的“暑期小课堂”志愿者又一次如约而至。
  “农村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相对单调,作业辅导也成了难题。”商州区图书馆副馆长唐威介绍,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解决实际困难,区图书馆和文化馆从7月至8月,坚持每周一和周五组织志愿团队前往药王坪村,义务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展服务。
  抵达村上后,志愿者迅速整理好带来的科普课件、手工材料和学习资料,将村委会活动室布置成临时“科普点”和“辅导站”。他们通过课件为孩子们普及防拐骗知识,提升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借助诗歌讲读,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诗词的魅力;开展脑筋急转弯、手工制作等趣味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思维。
  随着交流的深入,志愿者与孩子们之间少了几分陌生,多了几分亲近。志愿者程琳予诺感慨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欲,我更加明白知识的力量。”
  随后,志愿者还在驻村工作队带领下入户走访,为行动不便的残疾青年黄文强送去10多本科普、文学类书籍,询问其学习需求和健康状况。
  “这些年轻人不仅辅导功课,更带来了新知识、新视野,让村里孩子们的暑假更有意义。”药王坪村村干部邓得运说。
  关爱留守儿童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商州区图书馆副馆长辛卫江表示:“‘暑期小课堂’是我们落实文化惠民的一个具体做法,能让乡村孩子接触到更多阅读资源和学习指导,帮他们更好成长,感受到身边的关怀,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