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餐厨垃圾变身有机肥料
本报通讯员 陈 阳 张韩希
文章字数:1053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在山阳县正变成生动的现实。近期投入试运行的餐厨垃圾处理厂,通过技术手段,让令人头疼的“泔水”华丽转身,成为宝贵资源,不仅解决了城市治理的顽疾,还探索出一条环保与效益双赢的新路径。
  近日,在山阳县城关街道,几家饭店的员工将收集好的餐厨垃圾运送到餐厨垃圾收集点,很快,一辆印有“厨余垃圾车”字样的专用收集车准时抵达,司机熟练地将垃圾桶挂起、倾倒,全程不到半分钟。随后,车辆驶向下一个站点。每天,这些车辆穿梭于山阳县城,将收集的餐厨垃圾统一运往位于城关街道冯家湾社区的餐厨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干餐饮的,之前最头疼客人剩下的剩饭和汤汤水水,夏天招苍蝇、易变味,处理也不干净。现在有了餐厨垃圾处理厂,规范处理后,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如家私房菜老板王青说。
  记者在厂区看到,满载的收运车过磅后驶入预处理车间。这些从山阳各大餐馆、食堂收集来的餐厨垃圾,经过粉碎、分拣、生物发酵、制肥等无害化处理流程,最终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变废为宝。
  据了解,该处理厂于2021年10月动工,项目占地6.08亩,总投资3041万元。处理规模为20吨/天,2023年12月完成工程验收,2024年12月通过环保验收并投入试运行,服务范围涵盖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餐饮店及个体工商户等。
  “餐厨垃圾进入我们厂,经过粉碎、分拣、生物发酵、制肥等操作流程,通过好氧堆肥工艺,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转化成有机肥,有效地解决了县城周边学校、酒店等各企业餐厨垃圾的处理难题。”处理厂职工章娟介绍。
  据介绍,该厂是山阳县第一个餐厨垃圾处理厂,该厂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餐厨垃圾清运处置流程,强化餐厨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的治理,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大幅减少了填埋占地和污染,还有效提高了餐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
  山阳县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候植春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这一举措不仅从源头上遏制了“地沟油”回流餐桌等问题,还有效防范了食品安全风险,减少了垃圾填埋造成的土地资源占用与环境污染,实现了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对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治理水平、保障市民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人人嫌弃的“垃圾”到可利用的“资源”,山阳县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实践,解锁了一条绿色循环的环保新路径。它不仅用科技破解了治理难题,创造了经济价值,还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市民健康和城市环境。这座处理厂的正式运行,标志着山阳县餐厨垃圾规范化处理实现“零”的突破,有力推动了山阳县垃圾分类处置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