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红绿”融合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本报通讯员 何倩 郭宏
文章字数:634
  在秦岭深处的丹凤县蔡川镇留仙坪村,红色基因与绿色生态正碰撞出乡村振兴的火花。作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留仙坪村通过旅居康养、研学培训等多元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党性教育“铸魂”。留仙坪村立足革命老区底蕴,深挖红色历史资源,打造“重走中原突围路”等主题课程。今年“七一”前后承接20余家单位的党性培训80余场次,3000余名党员干部在此重温入党誓词,通过红色历史展馆、党性体验中心“看、听、思、悟、行”的立体教学,感悟初心使命。
  生态康养“吸金”。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与温润气候,留仙坪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今年6月以来,基地推出“药膳养生+农家体验”旅居项目,吸引西安、咸阳等地200余名退休老人前来长居。“这里的空气带着草木香,住农家院、吃生态菜,比城里舒服多了!”来自西安的退休教师王阿姨笑着说。村民通过改造闲置农房提供住宿、种植有机蔬菜供应餐饮,生态红利不断释放。
  红色研学“圈粉”。暑期档的“战地淬火”夏令营成为留仙坪村的新名片。首期50名少年通过“军事训练+红色课堂+科技实践”的沉浸式体验,在会师广场学党史、在模拟战场练战术“这次夏令营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明年还要参加!”一位来自山阳县的小学员说道。夏令营通过住宿餐饮、学员及家长的消费带动,让红色教育的“流量”切实转化为集体经济的“增量”。
  从“守着绿水青山”到“收获金山银山”,留仙坪村探索出了一条“红绿融合”的振兴之路,红色研学的少年身影、康养小院的欢声笑语正在奏响乡村振兴的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