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刘 岛 陈颖蕊
文章字数:702
  “听说县医院专家来给我们免费做B超,赶紧带老伴来看看。”商南县金丝峡镇西湾村王大爷牵着老伴的手,满脸期待。
  7月18日清晨,西湾村文化广场已排起长队。这场由金丝峡镇人大主席团牵头,联合县人社局、县医院、金丝峡镇各政法单位共同开展的“送医送法”活动,让宁静山村热闹如集市,一项项惠民服务送到群众眼前。
  活动现场,县人大代表、西湾村党支部书记段来林忙得脚不沾地:做B超、做心电图排队太长了,赶紧搬来板凳让群众坐着等;张大爷的儿子骑着摩托车和小车碰了,他搀扶着到交警宣传台咨询如何处理;一些村民的社保卡找不着了,他领着过来重新办卡……段来林抹了把汗,民情本上记满了诉求。
  “西湾村离镇上远,老人看病难、办事难、咨询难。”今年5月,西湾村代表小组的民情日记本上,这条诉求被段来林当场接办。根据县人大“双岗双建”的要求,西湾村的县镇人大代表常态化开展代表接待活动,收集村民心里话,梳理成民生清单,形成“收集—交办—督办—反馈”闭环。针对看病远、政策不清等高频问题,镇人大主席团利用县人大“五下基层”活动,最终让“家门口的服务”从计划变现实。
  今年以来,金丝峡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开展“敲门行动”,分片包户走遍各组。“脚沾多少泥,心里就装多少事,群众开口就得有动静。”西湾村人大代表张永才的话道出心声。
  在义诊区,68岁的刘大叔递过片子:“大夫,老腿疼10年了,您给看看。”专家边检查边叮嘱:“别干重活,一会到镇上药房直接取药。”当天,300余名群众参加了B超、肿瘤筛查、心电图以及中医诊疗等体检项目,50余名村民拿到新社保卡,500余份法律资料被抢空,10余人次咨询解了心结。
  “不用跑县城,病看了、卡办了,比送米送面还贴心。”村民的笑声里充满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