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社区工厂托起群众家门口就业梦
本报通讯员 吴东飞
文章字数:878
栖凤湾社区工厂内,工人正在忙着组装笔。

  楼上生活楼下就业,顾家挣钱两不误。近期,洛南县城关街道栖凤湾社区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建设社区工厂,让搬迁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由于娃要上学,回来照看娃,社区介绍来这上班,我看厂子还行,环境还可以,一个月也能收入两三千块钱。”栖凤湾社区居民武正月高兴地说。2025年初,为了照顾两个孩子上学,在浙江打工五六年的武正月返乡生活,半年来一直在家待业,如今家门口的社区工厂让她重新找到了工作,有了一份收入。
  栖凤湾社区搬迁群众张盈盈家里有个身患疾病的老人需要照顾,她自己也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家庭生活困难。栖凤湾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张盈盈来社区工厂务工,帮助她增加收入。她说:“工厂生产的笔是按件计费,可以带回家去组装,这样我既能照顾老人,也能给我的家庭带来一份收入,我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武正月和张盈盈工作的这家企业是今年6月份栖凤湾社区建立的社区工厂——洛南县仓颉述古文创用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文化用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配备A4纸生产及笔类组装2条生产流水线,主营A4复印纸、圆珠笔、钢笔等办公学习用品,开发书签、笔记本、伴手礼等仓颉主题文创产品。
  公司法人殷梓煜介绍:“我们企业是商洛市唯一一家A4纸及办公用品生产加工企业,公司主要采取订单式加工,线上线下销售,致力于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希望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栖凤湾社区属于洛南县重点移民搬迁社区,为了有效破解搬迁群众就业和收入难题,确保搬迁群众搬得来、稳得住、不回流,社区党支部以建设“收入稳定型”社区为目标,通过招引致富带头人,盘活闲置资产,建起这家500平方米的社区工厂。栖凤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养莉说:“建设这个现代化社区工厂,目的就是为了优先吸纳社区困难群众就近就业,解决搬迁群众收入不稳定的问题,预计可以带动8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6000元”。
  发展社区工厂不仅是带动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有力抓手,也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目前,像这样的社区工厂,洛南县共有25家,有效带动1300余名群众就业,让搬迁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