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果业兴 致富劲头足
文章字数:1388

商镇王塬村百亩果园采摘蟠桃的顾客络绎不绝,铁峪铺镇20亩品种多样的李子新鲜上市,棣花镇许家塬村百亩葡萄园饱满如珠的葡萄丰景喜人……
行走在盛夏时节的丹凤县,峰峦叠翠,果树葱茂,果香弥漫,“甜蜜经济”水杂果一茬赶着一茬迎来了大丰收,一幅产业兴旺、生态优美、农民增收的振兴画卷在丹水凤山间徐徐铺展。
“蟠桃今年总产量1万多公斤,村集体经济光蟠桃一项收入10多万元,再加上8月间的晚熟桃,收入估计在13万元以上。”7月12日,在商镇王塬村蟠桃园基地,管理员屈社发边对刚采摘的蟠桃装盒边算计着,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近年来,商镇依托当地便利的交通和自然资源禀赋,坚持产业生态化,因地制宜,采取“村集体经济+大户种植”模式,在王塬、黑沟河、鱼岭等村持续发展种植种类多、品质优的樱桃、精品桃、葡萄等水杂果产业4300多亩,2024年,带动315户群众人均增收5000多元。
为把绿水青山的“好颜值”转换成金山银山的“好价值”,打造生态富民的“绿色银行”,近年来,丹凤县围绕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把水杂果产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生态果园,向绿而行,带动群众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好、农民富的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新路。
7月18日,丹凤县棣花镇许家塬村郁郁葱葱的葡萄园里,果农伏腰锄草,不远处,村党支部书记许建报正和管理员查看葡萄的成熟情况。
“村集体经济发展标准化葡萄园300多亩,种植夏黑、巨峰等早中晚错期成熟的葡萄品种10多种。”许建报介绍,现在塬上满坡架岭都是果树,作为入选“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丹凤葡萄,以其品质优备受欢迎,近期,夏黑葡萄已成熟,陆续有市民、商贩前来采摘、下果。
许家塬村地处312国道沿线,交通便利,依托川塬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生态无污染等自然地理条件,发展水杂果产业。2020年,许家塬村流转土地700多亩,实施标准化建园栽种桃100亩、猕猴桃306亩、葡萄300多亩,设置党员示范责任田,果园分别由支书、老党员认领包抓,发展“土专家”10多人协同进行精心科学管理。
“我们通过科技引领兴产业,引进了瑞玉、璞玉、甜玉、翠香等新优品种,开展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制定了《丹江流域猕猴桃栽培技术规范》,积极为许家塬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新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服务,现在村上猕猴桃产业效益越来越好,实现了产业发展、村美人富的美好愿景。”商洛果耘艺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昆鹏高兴地说。
2024年,许家塬村水杂果产量7.5万公斤,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当地村民30多人通过土地入股、果园务工、收益分红等方式人均年收入12000多元。
目前,丹凤县以壮大规模、提升品质、扮靓品牌为突破口,采取“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在棣花、商镇、铁峪铺等镇发展以葡萄、精品桃、猕猴桃、大樱桃等为主的水杂果2.98万亩。
为了保证品质,丹凤县围绕果园生产科管早春霜冻防控、果树整形修剪、施肥灌溉排涝、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生产技术环节以及市场信息,开展培训100多场次,培养“土专家”“田秀才”120多人。聘请省市专家指导产业发展,现场解决水杂果生产中的困难和难题,举办“丹凤果甜请您尝”农民丰收节、大樱桃采摘节等水杂果节会,提升水杂果的对外知名度。
今年,全县水杂果可采摘面积2.28万亩,全年总产量预计达1.48万吨、产值9000万元,水杂果产业已成为丹凤县乡村振兴的“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