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跨 越 山 海 的 教 育 守 望
本报记者 南 玺 方 方 见习记者 刘佳乐
文章字数:1915
  “分别是明天的路,思念是生命的火。”7月12日,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校长江文宏站在商南县高级中学的教学楼前,望着操场上熟悉的一草一木,眼中泛起泪光。这是他与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在这片秦岭腹地奋斗的第三个夏天,也是离别的时刻。
  回望2022年8月,江文宏带着一支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帮扶团队,跨越千里山海,从江南水乡来到秦岭南麓的商南县。三年来,帮扶团队开启了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江文宏、孙良连、高岚、易丰、邓恒强、刘冰等23名老师用1000多个日夜的坚守,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管理水平“四个提升”目标,聚焦“六个一流”建设,在人才、资源、理念、合作等多方面精准发力,为商南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谱写了一曲教育帮扶的动人乐章。
  筑基:改善教学环境
  “初到商南县高级中学,我发现校园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江文宏说,只有基础设施完善,学生们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为此,帮扶团队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多渠道争取593万元帮扶资金,实施北拓扩建、智慧教室升级、教师学生发展中心等项目,完善学校基础设施与教学设施,改善学生住宿环境。
  帮扶团队还积极引导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和人士参与帮扶,累计获得450万元捐赠,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改善教学环境,捐赠的洗衣机、图书、办公电脑等物资也都用于教学活动。
  硬件设施改善了,作为校长的江文宏,坚持把狠抓课堂教学管理作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第一要务。他带头落实巡课听课制度,强化集体备课督导,集中开展新课改研讨活动。在他的引领下,备课组形成了群教群研、互助互促的良好局面。同时,他还积极利用宁商协作、西商同行和西商“1+8”县中帮扶共同体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积极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开设讲座、撰写文章、召集座谈等形式,他悉心指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商南县高级中学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质:创新教学理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组团式”帮扶团队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改善,更致力于创新教学理念,为商南县高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带着新的教学理念来到商南,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以适应学生的成长。”帮扶团队成员孙良连说,帮扶团队学习借鉴南京、西安等地高中名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新型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与此同时,帮扶团队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研学、生活体验、演讲比赛和实践锻炼,增强学生抗压受挫能力;常态化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体育运动等研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创新开展“校长有约”“家校座谈”活动,面对面解决学生学习成长困惑;开设《经典咏流传》《每周一歌》等特色鉴赏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另外,帮扶团队还健全巡课、听课和教学评价制度,注重教学诊断和改进,指导商南县高级中学制定修订各项制度20余项。充分发挥江苏省新高考改革、新教材与新课程改革实践经验优势,开展相关讲座培训10余次,加快商南新高考改革进程。
  帮带:共建帮扶体系
  教育“组团式”帮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教育帮扶,更重要的是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江文宏说。
  帮扶团队充分发挥帮扶教师“传帮带”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实地考察交流、“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商南县高级中学通过云教平台和腾讯会议平台开启“云教研”新样态,多次与溧水高级中学开展“同课异构,联合教研”课堂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参加溧水高级中学线上专题讲座20场次。帮扶团教师利用帮扶学校的优质资源,共建名师工作室,商南高中与溧水高中组建教学团队10个,搭建教研平台10个,建立名师工作室3个,累计结对培养帮带本土教师70余名。
  2023年以来,在帮扶团队的积极努力下,开设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班主任能力提升、学前教育幼师能力提升、教研员能力提升等各种培训班8期,培训教师4000余人次。商南县高级中学先后有15名教师获省级荣誉,其中1名教师获省级学科带头人,5名教师获省级基础教学能手,50余名教师获省市县级表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从金陵到鹿城,溧水高级中学教育人才第二批“组团式”帮扶团队在商南县高级中学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设施逐步完善,校园文化日益丰富,学生自信心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这份跨越山海的杏坛坚守,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每一个角落,为山区的孩子架起了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