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耕工业项目稳就业
文章字数:531
本报讯 (记者 李小龙)上半年,我市紧扣“项目建设”核心抓手,将工业项目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通过“建设—投产”全周期发力,多维度释放就业潜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项目建设期,激活“短期就业池”。上半年,全市120个重点工业项目在施工阶段,累计提供建筑施工、设备安装、物流运输等临时性岗位超3000个,有效吸纳了周边富余劳动力。例如,商州区缘聚臻创食品加工项目改造标准化厂房、厂区绿化时,直接带动周边200多名群众参与建设,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商州区陕西锌业锌基合金生产线及配套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在厂房建设、设备调试环节,吸纳当地劳动力100多人,实现“就近赚钱”。
项目投产后的稳定运营,是就业增收的“持续动力源”。上半年,全市24个重点工业项目陆续投产或具备投产条件,预计新增稳定就业岗位超2000个,覆盖生产操作、技术研发、品质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岗位。比如,商州区新型智能数字文旅装备项目投产后,急需研发检测、组装调试等技术岗位,直接带动240人就业;商洛经开区迪升光电年产3000万片光电显示面板项目,投产后吸纳150名技术工人参与生产线运维;柞水润安毛绒玩具加工项目更创新“灵活上班+技能培训”模式,解决了4个易地搬迁小区520多名群众的就业难题,真正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项目建设期,激活“短期就业池”。上半年,全市120个重点工业项目在施工阶段,累计提供建筑施工、设备安装、物流运输等临时性岗位超3000个,有效吸纳了周边富余劳动力。例如,商州区缘聚臻创食品加工项目改造标准化厂房、厂区绿化时,直接带动周边200多名群众参与建设,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商州区陕西锌业锌基合金生产线及配套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在厂房建设、设备调试环节,吸纳当地劳动力100多人,实现“就近赚钱”。
项目投产后的稳定运营,是就业增收的“持续动力源”。上半年,全市24个重点工业项目陆续投产或具备投产条件,预计新增稳定就业岗位超2000个,覆盖生产操作、技术研发、品质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岗位。比如,商州区新型智能数字文旅装备项目投产后,急需研发检测、组装调试等技术岗位,直接带动240人就业;商洛经开区迪升光电年产3000万片光电显示面板项目,投产后吸纳150名技术工人参与生产线运维;柞水润安毛绒玩具加工项目更创新“灵活上班+技能培训”模式,解决了4个易地搬迁小区520多名群众的就业难题,真正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