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终南山寨缘何持续火爆?
本报通讯员 张祖成 韩 虎
文章字数:2627
  秦岭深处镶嵌着一颗璀璨明珠,这里远离城市喧嚣,宛如“世外桃源”,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游人如织,歌声如潮。这正是当下旅游业持续火爆的柞水终南山寨景区。据统计,景区日均接待游客逾万人,节假日突破1.5万人次。
  打破“死亡魔咒”的考量与探索
  纵观全国,人造景观超八成难逃“兴盛两年即告衰败”的普遍规律,此即旅游市场广为流传的“死亡魔咒”。为打破这一魔咒,投资方在建设之初便耗费一年有余,深入分析省内90多家人造景区运营状况,并远赴深圳华侨城、成都幸福公社、北戴河阿那亚、重庆天鹅堡、福建九鲤溪等多处标杆业态考察取经。归来后,多次聘请专家、学者反复论证,最终确立了以打造陕南及终南隐居文化特色为核心的“四态三好”田园综合体生态旅游定位。“四态”即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者兼容并蓄,相得益彰,和谐共生。形态突出石板房风貌;业态聚焦观赏、娱乐、民宿;文态彰显陕南乡村气息,展现山寨、隐士、农耕文化,让游客沉浸乡土气、乡村风、乡愁味、乡关情;生态强调原生态保护、原始性开发、原特色利用。“三好”即品相好、出身好、文化好。品相好,须具独特风貌、卓尔不群,确保区域内独一无二,凸显魅力;出身好,须抢占秦岭与终南山文化制高点,释放的符号广为人知;文化好,须以人类繁衍生息轨迹遗存为底蕴,能持续展现魅力,历久弥新。
  “四态三好”的精髓,凝聚在终南山寨打破“死亡魔咒”的“三把钥匙”上。精准定位,依托终南山及国家4A级森林公园牛背梁,借势大景区开发输送稳定客源;决策者明确,终南山寨建设须融入牛背梁大环境协同打造,并作出永久免收门票的战略抉择。把握特性,坚守独特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以原居民住房为蓝本,以建设精品景区为统领,以恢复陕南古寨为思路,就地取材(石头、木头、泥土),确保建成后500公里范围内独一无二,难以复制。赋予灵魂,无灵魂者必亡。项目谋划之初即成立山寨文化研究中心,为景区注入终南山居建筑文化、当季饮食文化、市井山水娱乐文化、手工作坊非遗文化、古风隐逸文化等灵魂要素,确保活力永续。
  着眼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确立科学战略后,柞水终南山寨开启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为其迅速壮大注入不竭动力。
  探索共建机制,携手群众共发展。项目拆迁中,视原住民为风景线,统筹其生活与景区发展。最优地段安置搬迁户,安置房纳入景区规划。投资方主动承担1700多万元安置房成本差价。对123户有劳动能力安置户,统一规划建设佬林客栈用于游客食宿,并提供免费餐饮、接待等技能培训,确保“搬得出、能致富”。游客优先推荐至佬林客栈消费。共建机制激发原住民参与热情,赢得高度拥护,曾出现排队20多小时签订安置协议的状况。
  建立让利机制,快速启动运营。试运营期,给予商户1—2年不等租金减免。对非遗等特殊商户,不仅免租,更给予补贴,力促商户落地生根、共谋发展。除“非遗终南店”全免租金外,月获1800元补贴,吸引5位非遗代表传承人入驻;“韩式石锅拌饭”(网红店)在让利支持下,月收入稳定于万余元;“豆腐坊”(含游客体验)持续免租,日均接待游客800人。
  完善捆绑机制,平衡各方利益。商户免租期满后,按功能分区分类,探索“15:85、20:80、30:70”等利益分成模式。风险后置至企业,保障淡季商户无租金压力,旺季有充足动力,打造新利益共同体,化解淡旺季收益分配矛盾。
  实行奖励机制,推动全员营销。年设25万元宣传奖励基金。游客、商户、员工发布单条景区信息获赞超1万、5万、10万人次,分别奖500元、800元、1000元现金。员工、商户每日发布终南山寨相关抖音/微信/火山视频≥1条,次月奖90元(商户可顺延免租期5天)。粉丝多者定期奖励。坚持月办营销大赛,胜者重奖。一系列激励政策有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降低了营销成本,成效显著。
  落实人才机制,铸就企业文化。员工待遇对标公务员。建立类职务/职称的工资增长机制,保障普通员工工资不低于同级公务员,主管层不低于科级,管理层不低于县处级。年拨20万元培训费,鼓励深造,考取证书者报销费用并涨薪200元—500元。业绩突出者奖股份,顶尖人才配身股。倡导平等,禁工作陪酒。关爱员工家庭,遇困全力帮扶。发挥母公司地产优势,成本价售房予员工,协助解决资金。发放油费补贴(数百元不等)。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组织全员赴全国名胜景区及大城市旅游,营造舒心工作环境,激发干事热情与归属感。
  增强游客的互动与体验
  当下,旅游消费方式已发生根本转变,增强互动体验成为新阶段的重中之重。柞水终南山寨依托员工与商户,深挖地方文化,创编演艺节目与体验项目,力促游客滞留时间延长,引导主动参与、快乐消费。
  打造本土演艺,强化互动剧情。剧目与演员均源自内部员工、商户,鼓励自编自导小剧目并给予资金奖励。每参与一次小型演艺,演员获10元—30元奖励。剧目设计须含游客参与情节,增强互动。参与者可获新体验项目。成功推出的《寨主招婿》《公子找妹夫》等节目广受好评。
  组织游乐项目,引导放松身心。峡谷乐园专为游客打造。滑索居西北同类产品之冠,飞拉达、冰裂玻璃桥引进自意大利。在专业安全装备保障下,游客可体验“飞檐走壁”,于运动中释放身心。
  利用怀旧探秘心理,深化文化体验。将传统农村手工技艺引入景区,强化互动。石磨豆腐坊、编草鞋深受喜爱,自制产品常被买走,时有“一碗石磨豆腐难寻”“一双草鞋难求”之况。同时,运用高科技,开发“吼泉”“鬼推磨”等参与项目,收效良好。
  推广复制经验的分析与思考
  柞水终南山寨赢在战略,强在机制,活力在创新。推广其经验,需清醒认识:发展战略须遵循市场规律,创新举措须贴近实际,保持活力贵在持续创新。
  科学定位是存续前提。项目策划、落地及后续发展,科学定位是根基。终南山寨为破“死亡魔咒”深研细究,终得准确定位,实现快速成长,值得各地深思借鉴。
  良好机制是运营保障。科学的体制机制与稳定的人才队伍是破题关键。终南山寨探索共建、建立让利、完善捆绑、实行奖励、落实人才等机制,极大调动各方积极性,为项目快速建成运营提供了强力保障,也为各地机制创新树立了标杆。
  持续创新是壮大途径。在竞争加剧的今天,持续创新是企业生存壮大的根本法宝。终南山寨的崛起与火爆,再次印证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为各地理解与实践创新提供了有益镜鉴。
  加大扶持是政府职责。成功背后,终南山寨仍面临两大瓶颈:需将项目纳入营盘城镇开发边界进行修订;需将其从牛背梁森林公园规划中划出。唯有政府助力解决此类核心问题,方能切实增强企业持续发展后劲。因此,塑造优良环境、加大扶持力度,仍是各级政府培育新增长点的通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