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抓实党建促振兴
本报通讯员 屈珺 万路
文章字数:1639
  新春时节,走进山阳县西照川镇,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干净平坦的硬化道路映入眼帘……俨然一幅和美乡村新图景。
  近年来,山阳县坚持把党建引领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着力在强思想、筑堡垒、聚合力、兴产业、优治理上下功夫,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
  “这次全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为我们更好地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银花镇上店子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朝勇信心满满地说。
  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山阳县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和科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2期、培训158人。聚焦实施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举办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5期、培训村干部580人。在西安、浙江等地举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习“千万工程”等主题班次29期、培训干部3230人次,有力推动“四个以学”走深走实。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举办专题读书班112期3258人,以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为重点,对标培训241期2352人,开展警示教育146场次7072人次,推动形成遵规守纪、担当作为、实干奋进的良好风尚。
  突出夯基固本,建强战斗堡垒
  “姚湾社区、法官庙村与丹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商洛瑞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党总支后,法官镇不仅产业提速提质,而且旅游经济也蓬勃发展。”法官镇农文旅党总支副书记潘朝成说,“推动乡村振兴,关键要建强党组织、选好带头人。”山阳县委组织部分管领导表示,全县紧盯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抓实村级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2024年启动进位村(社区)党组织“一类”41个、“二类”15个,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8个,常态化开展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研判,调整补配村级干部232人。
  激励关爱是建强村级班子的重要保障。全县积极实施“千名领跑人”学历提升142人、“归雁计划”38人,培训“乡村CEO”159人,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544人。为全县在职村(社区)干部预算缴纳补助“三险”和“工龄”、学历提升补贴245.6万元。
  壮大主导产业,拓宽富民路径
  “我们合作社种植九眼莲220亩、小麦玉米轮作120亩、黄桃采摘园40亩,带动长期务工25人,实现村集体分红1万元。”在色河铺镇陆家湾村,24年前的陆德春,只种了3亩莲菜,经过滚雪球式发展,如今380亩农业示范园成为他联农带农的创业见证。
  推动产业振兴,基层组织是保障。“我们紧跟产业发展形势,突出功能型党组织引领作用,围绕新材料、康养、绿色食品等9个产业链,全县共成立产业型党小组288个、区域型党组织9个、村企共建型党组织8个,实现产业党组织全覆盖。”山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伍淑军说。
  山阳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通过强村带弱村、联建共建,创建集体经济示范村39个,经营主体示范点7个,袁家沟口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全面建成。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粮药菌果畜茶”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全县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2个。
  优化基层治理,提升服务水平
  户家塬镇桃园村将全村683户农户划分为19个网格,选派党员网格员19名,向每户统一发放“党群联心卡”,围绕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等开展工作,有效联系服务群众。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山阳县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政法、民政等职能部门整合成“一张网”,优先从党员、义工、热心群众中选配网格员,创新推行“党群联心卡”制度,明确网格员服务事项,推动群众诉求线上线下直通快处。深入开展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季度攻坚”行动,以实施堡垒强基、先锋引领、赋能提质“三大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物业服务、社区治理有机融合,持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在今年“7·19”“7·29”洪水灾害中,各级党组织在防汛救灾关键地段、险要位置划分党员责任区1568个,组建党员突击队258支,及时组织撤离群众1.3万户近3万人,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