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徐同春的年货清单
本报记者 马泽平
文章字数:1413
  1月20日大清早,“7·19”重灾区之一的柞水县曹坪镇正逢赶集,街道人群熙熙攘攘,春联、年画、肉类、水果、蔬菜等年货摆满整个街道,叫卖声此起彼伏,到处充满着浓郁的春节氛围。
  “我刚搬了新家,今年要置办的年货比往年多些,昨晚就和媳妇商量拉了个清单,过年就是图个吉祥喜庆,年货不能少,要把新家装饰出浓浓的年味儿来。”曹坪镇中坪社区七组村民徐同春说话间,露出爽朗的笑声。他递给记者一张长长的纸条:父母孩子新衣、春联、中国结、鞭炮、门画、碗筷……密密麻麻的清单上,年味儿十足。刚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媳妇杨红娟微笑着插了一句,“这是第一批清单,腊月二十四赶集那天还要买肉类、水果和蔬菜。”
  记者在与徐同春一家逛街办年货的过程中得知,38岁的徐同春一家六口人,父亲先天患有心脏病,母亲下肢残疾;两个儿子一个上小学五年级,一个上幼儿园;他自己因几年前在砖厂务工,得了尘肺病;媳妇在外务工挣钱养家糊口。去年“7·19”特大暴雨,徐同春三间土房和两间平房被泥石流冲毁,危急时刻,镇村干部组织将他们一家撤离出来,全家人唯一的财产就是身上穿的几件衣服。“受灾后,镇村干部立即将我们转移到曹坪中学安置,给我们提供住处,当时住了100多个人,大家的一日三餐都是热乎的,每个人还按时领取面包牛奶,政府还在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和医务室,全方位保障灾民的吃住、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徐同春回忆半年前的经历,感叹说,虽然洪灾无情,但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温暖关怀。
  徐同春受灾后,镇包扶干部、市监所所长刘尔锋隔三岔五上门帮忙,送政策、送温暖,给他们鼓劲打气。去年9月份,在刘尔锋的协调帮助下,徐同春选择了镇上移民安置点德和小区的126平方米单元房。“买房的时候,每平方米补贴了1000元,搬迁后又补助了6万元,加上农房理赔和临时救助,我们一家带装修搬进新家只花了7万多元。”徐同春说,“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真是好,我不到半年时间就搬了新家,有个家心里就安稳,生活就充满希望,年过得也就踏实。”
  走进服装店里,徐同春夫妻俩精心为家人挑选起了衣物鞋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买衣服是最大的事,去年水灾旧衣服没有了,今年给老人和孩子们都买上新的。”杨红娟说完,和店员一番讨价还价后,给小儿子买了一套满意的枣红色唐装。
  买完衣服,两个孩子就拉着母亲杨红娟的手,挤进了糖果饼干店。看着孩子们吃上糖果,露出欢快的笑容,杨红娟也欣慰地笑了,这不仅是为孩子们增添的一份甜蜜,也是一家人新一年甜蜜生活的开始。
  一家人在街上每买一样,徐同春就对着清单认真打个钩,这份清单承载着一家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不长的街道,徐同春一家足足逛了三个小时,背上背着的,手里拎着的,收获满满:称心的新衣服、喜庆的中国结、火红的灯笼、崭新的门画……
  徐同春只是“7·19”受灾群众中温暖过年的一个缩影。据悉,为了让“7·19”受灾群众能够温暖过冬,温馨过年,曹坪镇累计投资6800万元,先后完成161户唯一住房倒损户安置工作,完成道路修复11条28.5公里,修缮和加固桥梁16座、河堤21处,发放各类救灾物资15批次12.14万件,价值340多万元。66户房屋倒塌户分别在县城和镇上的中坪德和小区得到安置,入住前,镇政府还特意为每户发放入住大礼包,包括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
  “尽管受灾严重,镇党委、政府始终与村组干部和受灾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将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的关怀,一点不落地送到每个群众家中,鼓励他们共同努力,重建家园,现在全镇处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曹坪镇党委书记毛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