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积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文章字数:1051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小华)2024年以来山阳县强化学习教育、压力传导、贯通融合、系统施治,持续用力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积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强化学习教育,筑牢思想根基。山阳县印发《2024年全县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的通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议10次,印发中心组学习提示11期,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督查暨巡听旁听5次,打造基层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8个。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写的《创新“345”工作机制 提升理论学习质效》在中宣部主管的形势政策网刊发。组建县委“丰阳新声”理论宣讲团、文明实践宣讲团和文艺宣讲团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等宣讲活动300多场次。
强化压力传导,夯实“两个责任”。山阳县按照“个人定、集体审、逐级报、公开晒”工作程序,细化制定县委和班子成员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县委“一把手”和县委常委班子成员监督的责任清单(试行)》《关于围绕健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工作措施》,全面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持续传导管党治党压力。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一把手”强化日常监督,13名党委(党组)书记向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述责述廉,接受评议和监督。
强化贯通融合,提升监督效能。山阳县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紧盯“十四五”规划、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建设“五好山阳”开列季度监督清单,县镇纪检监察组织“按图督工”,推动各镇(街道)各部门“按图施工”。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为契机,建立健全县纪委监委机关同各职能部门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机制,推动形成力量统筹、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问题共商、衔接高效的工作机制,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不断凝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合力。
强化系统施治,营造清朗环境。山阳县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作风顽疾,紧盯问题突出、工作薄弱的领域和部门,靶向发力,推动作风建设抓紧抓实。深入分析“类案”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监管盲区和制度漏洞,扎实开展全县医疗卫生、教育、乡村振兴、住建等系统以案促改工作,推动主管部门完善相应制度、强化日常监管,注重把“眼前的教训”变成党员干部“心中的敬畏”。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治,督导15个牵头职能部门办理“一领域一实事”51件、18个镇(街道)办理“一镇(街道)一实事”54件,下发“一行业一建议”14条,推动建章立制21个,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强化学习教育,筑牢思想根基。山阳县印发《2024年全县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的通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议10次,印发中心组学习提示11期,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督查暨巡听旁听5次,打造基层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8个。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写的《创新“345”工作机制 提升理论学习质效》在中宣部主管的形势政策网刊发。组建县委“丰阳新声”理论宣讲团、文明实践宣讲团和文艺宣讲团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等宣讲活动300多场次。
强化压力传导,夯实“两个责任”。山阳县按照“个人定、集体审、逐级报、公开晒”工作程序,细化制定县委和班子成员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县委“一把手”和县委常委班子成员监督的责任清单(试行)》《关于围绕健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工作措施》,全面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持续传导管党治党压力。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一把手”强化日常监督,13名党委(党组)书记向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述责述廉,接受评议和监督。
强化贯通融合,提升监督效能。山阳县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紧盯“十四五”规划、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建设“五好山阳”开列季度监督清单,县镇纪检监察组织“按图督工”,推动各镇(街道)各部门“按图施工”。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为契机,建立健全县纪委监委机关同各职能部门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机制,推动形成力量统筹、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问题共商、衔接高效的工作机制,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不断凝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合力。
强化系统施治,营造清朗环境。山阳县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作风顽疾,紧盯问题突出、工作薄弱的领域和部门,靶向发力,推动作风建设抓紧抓实。深入分析“类案”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监管盲区和制度漏洞,扎实开展全县医疗卫生、教育、乡村振兴、住建等系统以案促改工作,推动主管部门完善相应制度、强化日常监管,注重把“眼前的教训”变成党员干部“心中的敬畏”。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治,督导15个牵头职能部门办理“一领域一实事”51件、18个镇(街道)办理“一镇(街道)一实事”54件,下发“一行业一建议”14条,推动建章立制21个,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