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为谱写商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写在五届市纪委四次全会召开之际
文章字数:3366
  本报记者 肖 莲 通讯员 崔 文
  历史的如椽巨笔,镌刻下每一个挺膺担当者的奋斗足迹。阔步新征程,反腐败斗争的冲锋号持续吹响——
  2024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强化政治监督,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坚定不移强化政治监督护航发展大局有力有效
  “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未制定公开事项清单,对应该公开的事项界定不清晰……”2024年8月,市纪委监委召开二季度重点工作监督检查情况反馈会,集体约谈19名市直相关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对执行“第一议题”制度不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规范等一批突出问题进行通报。
  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践行“两个维护”的有力举措。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盯落实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任务,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商洛落地见效。
  政治巡察是监督利剑。我市部署开展五届市委第五轮、第六轮巡察,组织开展深化“三个年”活动专项巡察,市本级共巡察96个单位党组织,发现问题1156个,移交问题线索108件。通过巡察整改,推动立行立改生活垃圾清运、移民小区道路硬化、土坯危房拆除等事项80余个,督促被巡察单位健全完善制度126项,巡察利剑作用充分发挥。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完善室组联动、组组协同监督和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建立镇街(街道)办案协作区39个。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市属5家事业单位、3家企业纪委设置到位,首次对市直派驻机构开展全要素量化考核,县区派驻机构全部集中办公、统一管理,基层监督质效有力提升。
  超常规推进集中整治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小区环境更整洁了”“学校伙食改善了”“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降低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得到市民拍手称赞。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最为强烈。自开展集中整治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站稳人民立场,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医疗、住房等重点民生领域,纠治顽瘴痼疾,以整治社会救助“人情保”“关系保”等15件具体实事为切口,回应群众期盼、保障民生福祉、维护群众利益。
  市纪委监委采取超常规举措纵深推进集中整治,建立问题、措施、进展成效、问责“四个清单”,做实数据、实事、制度“三本台账”,实行班子成员包县、包案、包抓重点信访事项,一体推进问题整改整治和线索处置查办。注重以案件突破带动全局,抓住关键查要案、循线深挖查窝案、由点及面查类案,全市查处“蝇贪蚁腐”案件1882人,处分1477人。 
  严肃查处校园营养餐改善计划中的跑冒滴漏和贪腐问题43个,推动整改突出问题204个;推动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40652份,追缴合同欠款2567.61万元;累计改造农村供水工程110处,完成工程水质提升122处……一组组数字背后,是纪检监察机关扎实推进集中整治的生动实践。
  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跟进督导指导,推动整治突出问题1600余个,办结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45件,督促健全制度机制286项,一件件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一刻不停正风肃纪反腐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885件,党纪政务处分1946人,移送检察机关33人,挽回经济损失11684.04万元。在高压反腐震慑下,48人主动投案、交代问题。
  这份反腐“成绩单”,有力彰显了商洛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决心和态度。
  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态度不变、力度不减、重心不偏,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重点领域,深化整治医药、教育、文旅、农业农村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严肃查处赵嘉安、刘清民、任志林、武圣旺等市县重要部门“一把手”,从严查处周龙、林虎等市直部门“吃拿卡要”实权科长,坚决清除刘忠良、王建忠、寇宏斌等“靠医吃医”贪腐“蛀虫”。
  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既铁腕反腐让人不敢腐,又完善制度让人不能腐。扎实做好以案促改,认真剖析发案特点及成因,深挖案件背后隐藏的行业性、领域性、系统性漏洞,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督促开展吴兴德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有力推动以案促治、精准施治。
  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整治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紧盯重要节点,集中对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08件473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4批39起。紧盯为基层减负等重点任务精准发力,全市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150件197人。
  扎实推进清廉商洛建设。我市命名第二批市级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12个,围绕清廉单元建设推出电视访谈节目6期,举办清廉商洛优秀微视频征集评选展播、清廉书画摄影赛、“我的家风故事”征文等主题活动。打造廉政剧目《回家》等廉洁文化精品,商洛花鼓戏《若河》在全市集中巡演,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风尚在商洛大地蔚然成风。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党的纪律建设
  “收了老板的钱后,每次都不敢见CT机,只要一想到CT机就惶恐不安,害怕机子出故障、检查不准确。”商州区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陈安记在警示教育片《破纪之殇》中出镜说法、悔恨不已。
  案例是最好的“清醒剂”。市纪委监委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统筹加强纪律教育,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以案示警施教。协助市委举办读书班、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全省首家法治廉政教育基地,编印《商洛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忏悔录》,拍摄警示教育片,组织职务犯罪案件旁听庭审6批次3900余人。围绕重点行业、关键岗位易发廉政风险点和党员干部多发违纪问题,以情景剧形式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拍摄“纪法小课堂”42期,引导党员干部筑牢防线、守住底线。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纪法情理贯通融合,精准定性量纪执法,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2816人次。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8名干部容错纠错,澄清保护干部22名,激励党员干部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
  市纪委监委坚持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教育管理监督、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廉洁教育的通知》,召开全市廉洁教育工作推进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动。
  全面深化干部队伍建设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铁军
  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肩负特殊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任务,必须始终做到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
  市纪委常委会带头加强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常委会“第一议题”制度,围绕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开展集体学习,示范带动委机关、全系统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围绕加强基层监督、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等重点课题深入调研、交流成果,39份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举措,推动解决一批制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
  打铁必须自身硬。市纪委监委坚持将严管厚爱要求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制定干部队伍建设、教育培训、上派下挂“三个措施”,开展“业务专修”“种子教员经验分享”“读书班+”等教学实践活动,首次举行为期3个月的纪检监察干部业务专修班,83名干部参加上级调训,93名干部跟班跟案学习、跟组巡察督导,不断激发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动力、能力、精力、活力。
  坚持从严教育管理。巩固拓展教育整顿成果,制定《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办法》,从严从实加强干部日常教育监督管理。坚持刀刃向内,受理处置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41件,处理处分5人,调离系统3人,有力防治“灯下黑”。
  征程万里风正劲,乘势而上开新局。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纵深推进清廉商洛建设,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为加快打造“一都四区”、推进富民强市、奋力谱写商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