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南持续完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体系
文章字数:1802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近年来,商南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抓手,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持续完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体系,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打造生态农业品牌,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基本形成了以茶菌果畜药为主导、其他特色产业为辅助的产业发展格局。
  商南县全面优化产业布局,组织编制了《商南县乡村产业振兴规划(2021—2025年)》,把特色产业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等有机结合,确立了“规模化、全链化、智能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基本思路,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体系。按照“产业聚集、带动延伸、生态循环、错位发展”的原则,统筹推进生态环保与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高标准有机生态茶产业聚集区、优质特色食用菌产业聚集区、猕猴桃适生优生主产区、山地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区、原生态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冷水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的产业格局,推动了县域特色产业差异化、互补化发展。
  商南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不断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成功申报茶叶、猕猴桃两个国家级优势产业集群项目,加快推动了全县茶叶、猕猴桃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推进食用菌、核桃、板栗、中药材、畜禽、渔业等产业集聚发展,建成全省冷水鱼产业带和出口加工示范区,全力培育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引进陕西省果业集团在过风楼镇建成标准化产业基地1000多亩。引导秦川猪生态实业有限公司与河南丰源和普农牧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在赵川镇建成无害化万头种猪繁育基地。引进陕西祥瑞源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富水镇投资建成了陕西高科农业食品产业园,重点从事农副产品研发、加工、销售。通过引进农业产业化企业,有力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注入了产业发展新动能。引导佳忆德、格瑞等龙头企业,推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成了富水万亩猕猴桃基地、十里坪冷水鱼养殖基地。依托沁园春、县茶业联营公司、宏源食品等农业产业化企业自身优势,建成了试马万亩白茶基地、富水茶海公园、青山10万头能繁母猪繁育基地等一批规模化产业基地,辐射带动2万多户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有力助推了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全县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
  商南县坚持打造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加快推动三产融合。按照“以旅促农、农旅一体”的思路,打造了一批集休闲观光、亲子采摘、科普实践于一体的富水万亩猕猴桃基地、富水茶海公园、试马北茶小镇、城关秦岭茶乡等三产融合示范园区。积极发展“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新业态,依托茶产业,打造“生态茶城”,建成了商南县茶旅康养融合示范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金丝峡镇太子坪村、清油河镇后湾村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共培育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9个,有力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商南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发展目标,以“三品一标”为抓手,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不断推动名特优新、特质农品等优质化品牌创建工作,“商南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南县被授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商南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商南茶”“商南香菇”“商南冷泉鱼”等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亮丽名片。积极组织参加农高会、丝博会等农产品展销推介会,精心策划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了商洛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首届斗茶大赛、秦岭山珍走进香港品鉴推介会。佳忆德果业的猕猴桃远销沙特阿拉伯,商南冷水鱼出口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商南高山蔬菜成功销往粤港澳大湾区。深入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互联网+”等新型交易方式,在县域内75个电商服务点设立农特产品销售点,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截至目前,商南县生态茶园面积累计29万亩,种植食用菌1.1亿袋,养殖冷泉鱼490万尾、梅花鹿1.2万只,茶叶博览馆建成开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0个、产业基地258个,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