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不可让压岁钱变味
杨建东
文章字数:717
  春节临近,压岁钱的话题也成为眼下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新春佳节,阖家欢聚,压岁钱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期许,传递着浓浓的亲情,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然而,近些年来,压岁钱却悄然变味,从饱含祝福的心意沦为了人情攀比的工具,其意义大打折扣。
  在一些地区,压岁钱的金额水涨船高,“出手阔绰”成了不少人互相较劲的新战场。原本温馨的画面,演变成了家庭间暗中较量的“财富竞赛”。你家孩子收到的红包厚,我家就不能输,非得拿出更“有分量”的红包才肯罢休。这样一来,压岁钱的金额逐渐脱离了正常范围,成了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许多家庭为了“面子”,在春节期间支出大笔钱财用于发放压岁钱,过后却要为生活开支精打细算,失去了过年应有的轻松与喜悦。
  除了金额上的攀比,压岁钱的流向也偏离了正轨。部分孩子拿到压岁钱后,不是用来买文具、书籍充实自己,而是肆意挥霍在游戏充值、高档零食、奢侈品等毫无意义的事物上。家长们往往也不加约束,认为“孩子过年开心就好”,长此以往,极易让孩子养成铺张浪费、不劳而获的不良习惯,扭曲他们的价值观。
  压岁钱本应是传递亲情与祝福的载体,我们不能任由它变质。家长们要以身作则,摒弃攀比心理,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确定压岁钱数额,让压岁钱回归其原本的祝福属性。在孩子收到压岁钱后,家长应引导他们合理规划,如一部分用于储蓄,培养理财意识;一部分用来购买学习用品或书籍,助力成长。同时,社会也应加强对传统习俗的宣传教育,让大家重新认识压岁钱的真正意义,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别让压岁钱成为攀比的牺牲品,别让它的美好寓意在世俗的洪流中消逝。守护压岁钱的纯粹,就是守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让这份承载着千年祝福的习俗,在新的时代里继续散发温暖与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