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创新工作机制筑牢农村居民住房安全防线
文章字数:888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2024年以来,商南县建立健全常态化农村房屋建设管理使用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房屋质量安全监管,及时消除房屋安全隐患,全力做好排查整治后续工作,为群众农房安全保驾护航。
商南县在农村安全住房保障中,创新实践了行业、属地双线排查,县镇村三级联动,农村安全住房动态监测信息库一库统管,实施改造、限期拆除、挂牌警示三类处置的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积极开展土坯房(石板房)改造,明确要求在改造中必须把房顶、内外墙壁、室内地板、排水、室内顶棚5项作为保基本的“必修课”逐项落实,把厕所、菜园、绿化、柴棚以及和美乡村文化5项作为出彩的“选修课”因地制宜落实。先后实施土坯房(石板房)改造428户,打造相对集中示范点10个。按照“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现代宜居农房建设标准和要求,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大力实施“现代宜居农房12项要素保障行动”,实行厨、厅、卧、圈、厕、水、电、路、信、网、业、污等综合改造提升,一体化建设,如期完成现代宜居农房建设400户。建设中,大力倡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力倡导农户投工投劳,并积极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累计培训100多人次,最大限度降低了改造成本。
商南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细化建设选址、建筑面积、建设质量、补助办法及标准等各项具体要求,严格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项目管理、质量安全、评估验收等规范有序、快速推进。在抓好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专业技术力量会同各镇(街道)对危改对象房屋建设情况进行竣工验收,并按照标准和要求,通过财政局惠民惠农财政资金发放中心“一卡通”足额兑付补助资金75.6万元。全县18234户低收入群体和重点监测户住房安全认定全面完成。县上大力宣传,积极倡导农户缴纳农房保险,全县累计缴纳农房保险16893户。农村低收入群体安全住房成果巩固行动成效显著,危房改造62户、土坯房(石板房)改造428户、宜居农房420户现已完工,已完成竣工验收和资金兑付工作。2024年,因灾受损房屋205户,唯一住房且鉴定为C级15户,现全部修缮加固完成,D级7户,其中6户已完成重建、1户通过租住方式临时解决住房安全保障。
商南县在农村安全住房保障中,创新实践了行业、属地双线排查,县镇村三级联动,农村安全住房动态监测信息库一库统管,实施改造、限期拆除、挂牌警示三类处置的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积极开展土坯房(石板房)改造,明确要求在改造中必须把房顶、内外墙壁、室内地板、排水、室内顶棚5项作为保基本的“必修课”逐项落实,把厕所、菜园、绿化、柴棚以及和美乡村文化5项作为出彩的“选修课”因地制宜落实。先后实施土坯房(石板房)改造428户,打造相对集中示范点10个。按照“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现代宜居农房建设标准和要求,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大力实施“现代宜居农房12项要素保障行动”,实行厨、厅、卧、圈、厕、水、电、路、信、网、业、污等综合改造提升,一体化建设,如期完成现代宜居农房建设400户。建设中,大力倡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力倡导农户投工投劳,并积极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累计培训100多人次,最大限度降低了改造成本。
商南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细化建设选址、建筑面积、建设质量、补助办法及标准等各项具体要求,严格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项目管理、质量安全、评估验收等规范有序、快速推进。在抓好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专业技术力量会同各镇(街道)对危改对象房屋建设情况进行竣工验收,并按照标准和要求,通过财政局惠民惠农财政资金发放中心“一卡通”足额兑付补助资金75.6万元。全县18234户低收入群体和重点监测户住房安全认定全面完成。县上大力宣传,积极倡导农户缴纳农房保险,全县累计缴纳农房保险16893户。农村低收入群体安全住房成果巩固行动成效显著,危房改造62户、土坯房(石板房)改造428户、宜居农房420户现已完工,已完成竣工验收和资金兑付工作。2024年,因灾受损房屋205户,唯一住房且鉴定为C级15户,现全部修缮加固完成,D级7户,其中6户已完成重建、1户通过租住方式临时解决住房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