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统筹推进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
文章字数:1229
![](/slrb/20250114/mhtml/8f50e76fc3692016b11ee645f599fed8_img_280_330_351_263.png)
本报通讯员 张 奇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我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特色食用菌产业作为首位农业产业,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现代化,扶持龙头企业,统筹推进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近日,笔者从商州区荆河生态工业园区了解到,由商州区城投公司投资兴建的润科绣球菌生产基地通过技术攻关,昔日名贵的“万菇之王”绣球菌不仅实现了工厂化栽培,还成了联农带农的“土特产”大品牌,带动周边200多名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商州区润科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工人陈妮娟说:“我在这儿上班4年多了,学到了一些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有了一份固定收入,一个月稳定收入3000多元。”
除了绣球菌生产厂区,这里还有现代化的真姬菇、黑木耳厂区,每个厂区都采用了自动化生产线和设备,达到了食用菌菌棒生产机械化、装袋制棒自动化、高温灭菌高效化,也实现了食用菌从培育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年可生产各种菌类作物4000万袋,年产值达7000万元,带动17个镇(街道)200个村集体增收。
“我们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农业新技术,在食用菌的栽培规模上和深加工上不断提质增效,通过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带动更多农民参与这一特色产业。”商州区城投公司副总经理赵小苏说。
在柞水县金耳三产融合项目生产线上,由被誉为“菌中黄金、菌中燕窝”的金耳熬制成的瓶装、碗装金耳羹有序生产。金耳羹,是柞水县新开发的木耳精深加工高端康养产品。2024年,柞水县在小岭镇建设金耳三产融合园区,集生产种植、精深加工、线上销售于一体,可日产冻干金耳羹2万袋,瓶装、碗装金耳羹各2万瓶,构建了“二产带一产融三产”的发展格局。
柞水县山城美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盛林介绍:“这个金耳三产融合项目,是我们全国首家做金耳专一的生产线。现在,我们已经带动了5个集体经济共同参与到金耳的种植当中来,也为当地的100多户农户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我们年产值可以达到1亿元左右。”
在山阳县丰阳雨露食用菌产业园生产车间,香菇、木耳等优质农产品经过自动化生产线,被加工成不同规格的罐头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企业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带动山阳县最大移民搬迁安置点宏祥小区500多户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每年帮3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增收260万元。
陕西丰阳雨露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少凡说:“我们园区整体用工有500人左右,镶嵌在这个产业方面可能就有1万多人了。”
目前,全市发展食用菌4.88亿袋、鲜品产量47.8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95.2亿元。其中,栽培木耳1.63亿袋、鲜品产量8.6万吨,食用菌、香菇、木耳产业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云峰说:“未来,商洛市将继续深耕食用菌产业这片沃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多品种培育与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模式普及,发挥生态化优势,拓展科技创新在深加工领域的应用,开启市场国际化与品牌化征程。秉持环保与可持续理念,提升产业竞争力与经济效益,带动更多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的全面胜利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