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木雕镌刻岁月
文章字数:1362
![](/slrb/20250107/mhtml/72c6e8a4fdcd0c5c38e59837dee65d73_img_262_87_453_302.png)
“我最喜欢的是花鸟、人物,我有时间了就做一做。心情好了,多做一些;心情不好了,少做一些。”1月4日,86岁的郭树寿老人说起木雕,满是皱纹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在郭树寿的家里,随处可见用木质雕刻的作品,其中一间房里,整齐地叠放着十几块木板,这些还是半成品。郭树寿用手中的刻刀,赋予木材鲜活的生命,将岁月故事、民俗风情一一镌刻,让古老的木雕技艺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熠熠生辉。
商州木雕是留存于商州的一种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家住商州区腰市镇上集村的郭树寿,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洛木雕传承人,他倾心雕刻50多年,将民间木雕技艺进行传承、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木雕艺术风格。
郭树寿上高中的时候就喜欢画画。高中毕业后,他曾在县文化馆继续学习画画。一次,他去西安美术学院学习的时候,看到了雕塑系的作品,便激发了对木雕的热爱。郭树寿小时候经常出入村里的郭氏家庙祠堂,里面的暖阁中有很多雕刻的木制品。记忆中,那些木雕的刀工、花样、构图别具风格。如今,他的木雕作品正是以中国民间艺术中常见的龙凤、花鸟、寿星、八仙为基本形象。
一把锋利的刻刀,一块小小的木板,在郭树寿眼里,便能勾勒出一幅精美的画。商州木雕题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是建筑装饰的窗子、门、桌子、椅子、画框、插屏、灯笼、屏风、中堂楹联、摆件、棺材档、祭品盒子等。雕刻方法主要有浮雕和透雕,工艺流程包括选材、制图、过稿、雕刻、打磨、上漆6道工序。郭树寿做木雕的用料基本上都是核桃木,在木雕用料里排第14位。郭树寿说:“核桃木到处都是,价格便宜,还结实耐用。”
郭树寿最满意的手艺就是制作插屏,插屏是一种带有底座、四周刻满了各种花卉和龙凤造型的木质相框,把已逝亲人的相片装进去用以纪念。还有就是寿木雕刻,在棺材盖板上刻画人物、花鸟。郭树寿的木雕从门窗、桌几等日用品到棺木,贯穿人的生到死,都与生活紧密相连。
除了平时自己在家雕刻,为了挣钱养家,郭树寿也出去帮人做工,既磨炼手艺,还能赚手工费。靠着这门手艺,他供养儿女上了大学。如今,儿女都已成家,郭树寿依旧在坚持木雕,希望能多留些作品。
2008年,郭树寿的民间木雕技艺被列入商州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他的木雕作品两次参加了省文博会的展出。2016年,郭树寿成为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7年,商洛木雕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郭树寿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郭树寿的木雕手艺远近闻名,慕名而来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2011年,同村村民张保运本着学门手艺的想法,来跟郭树寿学习木雕。张保运学了一年,学的是浅浮雕。刚开始用郭老师的图纸,慢慢在老师的指点下学着自己画图。张保运说:“我上学的时候喜爱画画,画得也很好,有美术的基础,但木雕图纸和绘画不同,纯绘画作品不一定能刻出来,木雕的画要用专用图。”
郭树寿十分用心地教张保运木雕制作的工艺和刀法,对其雕刻手艺评价很高。郭树寿说:“保运现在的手艺很好,人物面部五官与表情都雕刻得十分细致。”
经常有美术学院的学生到郭树寿家里学习,面对这些对木雕满怀热情的年轻人,郭树寿毫无保留,总是以最大的热情、最诚挚的态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耐心地为学生们讲解木雕的历史,手把手演示每一道复杂工序,只为让商州木雕技艺在年轻一代人心中生根发芽,绽放更加绚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