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提升社会服务加强家庭教育关爱困境儿童
商南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文章字数:1466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2024年以来,商南县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强化医校协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关爱困境儿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身心健康工作格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商南县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商南县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行动方案》部门职责,发挥关工委、少工委共青团、妇联等职能作用,做好青少年心理社工队伍培养管理工作,支持校园、社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由关工委牵头,邀请外地知名学者、专家,深入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自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卫健部门加强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心理咨询及专科门诊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标准规范,加强综合监管,发挥医疗机构专业引领,支持配合学校做好心理诊断及危机干预指导工作,提供常见心理问题应对指南等心理健康“服务包”。卫健、教体部门结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措施整体部署,扩大托幼机构、校外培训机构、学校采光照明“双随机”抽检工作覆盖面,重点检查教室采光和照明是否达标,灯具数量、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安装位置等是否达到规定标准要求。检察、公安等部门加强工作衔接,健全完善集取证、心理疏导、身体检查等功能于一体的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区,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中全面推行“督促监护令”,会同有关部门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建立健全教体、卫健部门协作机制,落实《商南县中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医院、学校等各方责任,制定激励、监督和问责办法,充实工作力量,鼓励医院通过定点派驻、设立门诊部等方式,支持学校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畅通学生就医绿色通道。精神卫生专业机构配合教育部门支持区域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精神卫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
  商南县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妇联、教育等部门组织办好家长学校,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队伍,分批分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家庭教育专项培训,指导做好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工作人员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定期组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村(社区)妇联主任、“爱心妈妈”等一线工作人员,结合入户家访、家庭教育指导等日常工作,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教育宣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树立科学养育观念,尊重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积极开展亲子活动,保障孩子充足睡眠,防止沉迷网络或游戏,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普遍建立“家长学校”,积极与村(社区)共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及实践活动。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组织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开展面向家长和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商南县民政、教育、卫健、团县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及时掌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心理障碍、流动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动态更新数据,加强信息共享,结合入户走访、主题活动、家庭教育指导、关爱帮扶等时机,加强对困境儿童及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心理健康常识普及,有针对性地提供关爱帮扶服务。各镇(街道)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站点以及儿童之家等建设,配齐建强基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强化专业社工、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充实一线工作力量,提高覆盖率和实体化运行水平。加强儿童福利院建设,加快推进机构创新转型。综合利用政府购买服务、整合社会资源等方式,提升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