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山阳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文章字数:1167
  本报讯 (通讯员 王荣金 刘 青)2024年以来,山阳县汇聚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合力,筑牢产业工人队伍信仰之基,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产业工人队伍幸福指数,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山阳县先后制定出台《山阳县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山阳县2024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等文件,明确全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及时成立山阳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深化联席会议和党政领导联系产业工人制度,定期召开推进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压紧压实部门改革工作责任,凝聚起强大的改革工作合力,有力推动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山阳县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借助全国工会大讲堂、工会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优势,大力宣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广大职工持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充分发挥各级劳模工匠在产业工人队伍中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中国梦·劳动美”、“劳动创造幸福”、庆“五一”劳模座谈会暨劳模精神进校园进企业、“党的光辉照我心”职工原创微视频等系列活动,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山阳县坚持把技能培训作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有力抓手,先后建成县职教中心、丰东新区、丰西新城等技能培训基地3个,开设电工、焊工、数控车工、家政服务、茶艺等实训功能教室,开展涵盖各类工种的技能培训。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各类技能大赛,打造林产中心“涂玉林劳模创新工作室”、丰源公司“刘会军劳模创新工作室”、五洲公司“张明明三秦工匠工作室”等创新创效平台,搭建“师带徒”平台,推动企业采取“一师带一徒”“一师带多徒”“多师带一徒”等方式,签订“师带徒”合同,确保导师“传技能、帮成长、带作风”,徒弟“虚心学、认真思、积极干”,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
  山阳县积极发动各级工会组织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慰问活动,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建设职工书屋、健身房、减压室、女工食堂等,不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及时开展全员健康体检、女职工专项检查,组织职工参加医疗互助,邀请医疗健康领域专家教授开展安全急救培训和健康知识讲座,为广大职工提供有力的医疗保障。持续强化产业工人政治权益保障,不断提高一线产业工人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深入推进“法院+工会”“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诉调裁改革,建立工会组织与司法部门双向通报和信息共享机制、司法建议与工会监督衔接机制,协同推进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打造“爱心驿站”“法律援助室”等职工服务阵地,切实保障职工合法劳动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