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就业优先”让梦想启航
——2024年我市稳就业促发展一线观察
文章字数:3906
    山阳县电子信息产业园让许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丹凤县“春风行动”点对点劳务输出专车

  本报记者 张 英
  就业,一头连着数万民众,一头连着发展大局。
  翻开2024年就业答卷,几组数字指标显示出我市稳就业、促发展的底气——
  截至11月底,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58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0.6%;全市失业人员再就业420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0.3%;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17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4.9%。
  连日来,记者在我市多家知名企业、招聘机构、各县区人社单位调研采访,感知就业市场新特点,观察我市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各县区各部门多措并举促进稳岗就业新动向。
  做优服务 送岗
  2024年12月6日,山阳县启动2024年冬季促就业“暖心行动”专场招聘活动,吸引了14家企业积极参与,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覆盖了电子产品加工、汽车制造、电子装配、家政服务、纺织服装等多个行业。
  招聘现场,人头攒动。随着交流不断深入,现场200多名求职者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求职者王晶满怀期待地表示:“我刚刚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岗位,薪资待遇完全符合我的预期,我希望能够尽快入职。”现场不少求职者像王晶一样,脸上洋溢着希望。
  像这样的“精准送岗”活动,2024年我市已经举办294场,为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提供了10.2万个就业岗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49.8万人,其中就近就业的人数为16.5万人。
  同时,我市还采用“点对点”集中输送等方式,扎实推动农村劳动力早转移、快转移、多转移。
  山阳县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针对季节性用工需求,采取‘点对点’拓展送岗促就业。仅2024年9月份,就先后两次输送400多人前往内蒙古从事采椒工作。”
  “我去了两个月,毛收入有1.5万多元,明年还打算去。”户家塬镇赛鹤岭村村民王长富谈起这一趟的收入,笑得合不拢嘴。
  像王长富这样坐着“专车”去外地务工的村民不在少数。2024年,我市共组织了136辆“点对点”输出务工专车,成功输送4426名外出务工人员,帮助众多山区群众通过季节性就业实现了增收。
  此外,我市还开发了376家见习单位,募集2787个就业见习岗位,并组织1357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2024年的基层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三支一扶”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政策性就业招录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进一步拓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零工市场 聚岗
  提起零工市场,你的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场景?天桥下、马路边,有时一站就一整天,看见招工便挤上前……
  如今,伴随零工外延不断拓宽、规模持续扩大,我市零工市场有了新变化。
  2024年11月14日,镇安县重点企业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零工市场隆重举办。
  当日,场内设有五大招聘专区,包括县内外重点企业、农民工服务、苏陕劳务协作(镇安月嫂)、人力资源公司招聘以及大学生及直播带岗专区,通过“线上+线下”模式,线下36家企业提供1357个工作岗位,吸引600多名求职者,其中376人登记求职,150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线上平台同步直播,企业代表介绍岗位和发展前景,吸引6000多名网友观看,互动活跃。
  2024年12月17日,洛南县首个镇级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在保安镇仓圣社区移民小区正式揭牌,并投入运营。
  就业服务驿站占地约300平方米,设施先进,功能完备。增加LED大屏、电脑、投影仪等设备,设有求职登记、洽谈、休息、维权、培训、直播等功能区。还有服务专员提供“点对点”“一对一”服务,帮助求职者高效精准找到岗位。
  洛南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零工市场建成后,不仅提供就业登记、职业介绍、企业用工登记、劳动维权等基础服务,还囊括了创业补贴、就业创业培训、养老保险服务等一系列“一站式”服务。为劳动者短期就业、企业阶段性用工、市场短期用工等提供了便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构建完善的零工市场,对于完善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保安镇就业服务站的揭牌运营,仅是2024年我市加快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加强零工市场服务功能并加快其建设步伐,目前,我市两个县区公益性零工市场已建成,5个县完成零工市场建设选点工作,正在着手向发改部门申报项目,争取苏陕协作资金助力零工市场项目建设。当前,21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已经正式启用。
  同时,借助“秦云就业”平台,构建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务工信息的双向平台。目前,通过平台发布招聘求职信息的企业和求职者分别达到1405家和11.36万人。
  园区壮大 扩岗
  就业在哪里?在忙碌的企业生产中。
  这几年,我市充分发挥民企就业蓄水池作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批企业相继入驻,不仅推动了整体经济发展,还让无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山阳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山阳瑞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自动化的生产线不停运转,工人娴熟地在操作台上进行贴片、检测、包装各种电源充电器。
  “我们公司有15条生产线,产品涵盖5G电源适配器、小家电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销售。带动500多人务工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瑞裕公司副总经理孙胜华介绍,下一步,公司将通过改造升级,再建6条生产线,产能提升至日产5万PCS。
  瑞裕公司职工张艳谈及目前的工作和生活,表示非常满意:“在这里工作,我不用背井离乡,还能照顾孩子,每月有3500元的收入。”
  目前,山阳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已吸纳来自广州、深圳等地17家企业入驻,投产企业15家,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380人,人均年增收3万元。
  不仅县城有工厂,如今社区工厂遍布城乡,让村民也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在中村镇移民新区产业园,只见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整齐划一,工人正在生产线上有序地忙碌着。
  中村镇党委副书记郑采华说:“中村移民新区有7000多名搬迁群众,搬迁后,村民就业成了老大难。这几年,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引入6家企业入驻园区,为近千名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不仅在山阳县,我市各县区产业园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就业格局。商州成功打造了以电子科技产业园、荆河生态工业园及中小企业创业园为核心的三大园区,并设立了专业的人社工作服务站,致力于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精准的人社服务。不仅有效解决了区域内重点企业用工难题,还推动780多人在园区
  内实现了就地就业。
  为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推动当地就业增长中的核心引擎作用,2024年,我市人社部门构建企业用工保障四级网络,配备了260名人社服务专员,并设立了21个服务站点。截至目前,全市的人社服务专员已经深入园区超过500次,分发了1000多册政策口袋书,并成功协调解决了112个企业面临的难题。帮助商洛比亚迪等400多家企业解决了1.3万人的用工需求,通过桥梁作用,让无数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扶持创业 带岗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这几年,我市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做强创业载体,优化创业服务,持续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陕西旭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受益创业扶持政策的典型代表。公司创始人陈坤在2015年投入2200万元资金,创立了公司,并建设了核桃红枣汁和核桃猕猴桃汁等饮料加工产业园。随后,陈坤又投资8000万元,用于建设高新区食品加工产业园,进军休闲农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建成后,产业园年产2万多吨核桃露等营养饮品、1万多吨山泉水及其他农特产品,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在产业链带动下,260多人实现了稳定就业。
  然而,在2022年遭遇疫情严峻考验时,中小微企业普遍遭遇了生产停滞、员工流失等挑战。陈坤的企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订单锐减,资金链紧张。
  在这一关键时刻,丹凤县就业服务中心启动“就业访企业、访民情活动”。中心掌握该公司的具体情况后,迅速指派专业人员跟进,并与银行、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协调合作,共同解决其难题。
  很快,300万元创业贷款顺利到账。“这笔贷款,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再次提及政府的援助,陈坤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政策对我们这些创业的人来说,不只是鼓励和支持,还让我们更有信心扩大生产、提高效益。”
  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陈坤的企业不仅渡过了难关,还实现了产能提升和产品创新。2024年,陈坤再投资1.62亿元,启动了位于丹凤县龙驹寨街道下湾社区的旭远智能云仓储物流产业园项目。
  然而,项目在推进过程中,资金缺口问题再次浮现。为了加速县内重点项目建设,丹凤县特地为该项目设立了就业服务专员,积极组织专人协调,财政和经办银行迅速为企业办理了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该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6年10月完工。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综合收入将达到2.1亿元,可提供780个就业岗位。”丹凤县就业中心主任陈先锋说,这不仅是对旭远农业的巨大支持,更是对全县经济发展和就业稳定的重要推动。
  陕西旭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创业贷款扶持,仅是众多企业受益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亿元,扶持创业620人,带动就业2987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89.75万元,直接扶持创业561人。
  为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我市相继举办了首届“康养之都”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选拔赛,组织24个参赛项目,择优推荐8个项目代表我市参加省级选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丹凤县秦南家政养老护理服务、山阳县神仙叶“零”点降脂凉茶、镇安县秦岭山区农文旅生态价值建设3个项目被推荐参加了全国总决赛,均获得“创翼之星”奖,这不仅展示了本地企业的创新实力,也为更多创业者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全市创业热情。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2024年我市举办了1.91万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包括1.13万人次的康养类技能培训。帮助学员掌握一技之长,让众多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
  如今,从高校毕业生到农民工,从就业困难人员到返乡创业能人……我市精准服务重点群体,扎实推进就业创业,让无数人踏上工作岗位,实现了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