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勿让赌博陋习成为春节娱乐主角
谢云涛
文章字数:908
  随着元旦和春节的临近,忙忙碌碌了一年的人们纷纷相聚在一起辞旧迎新。但是伴随着喜庆的节日气氛,少数农村、社区赌博盛行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痛点和难点。从各地回乡的打工族和上班族难得在一起聚会,不少人从“小玩几把”,到越玩越大、越陷越深,以至于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甚至锒铛入狱。赌博恶习何以屡禁不止?追其根源一是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用“小赌怡情”打发时间;二是一部分人抱着赌徒心态,幻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岂不知这些现象有可能已经触碰法律红线,给原本喜庆的节日带来颇多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多管齐下,勿让赌博成为春节娱乐的主角。
  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不想赌博。各级宣传、公安、司法、科教等部门在开展法律、文化、教育下乡活动之际,紧盯元旦、春节等重要时段,以送戏下乡、短视频展播、发放宣传材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各级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要加大赌博危害性的宣传推送,大力营造“不想赌”的社会舆论氛围,促使群众不想赌博。
  丰富文化生活,让群众不愿赌博。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越丰富,赌博活动滋生空间就越小。加强农村文化广场等基层体育娱乐设施建设,形成“不去赌场去赛场、不上赌台上舞台”的氛围;结合营造春节喜庆气氛开展“送戏下乡”;组织开展适合农民的文化活动,如舞龙狮、锣鼓、旱船、高跷等传统文艺表演,以丰富的文化生活占领基层文化市场,促使群众不愿赌博。
  加大惩戒力度,让群众不敢赌博。进一步加大对涉赌案件的侦办力度,强化打击力度。防止以罚代处、以罚代刑等降格处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同时建议各地明确“打多大牌才算赌博”标准,让群众明确赌博与娱乐的界限,了解赌博行为的法律后果,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真正让法治滋养人心、文明乡风。对赌博活动的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和一些参与赌博的乡村干部,依法从重处罚,促使群众不敢赌博。
  强化基层治理,让群众不能赌博。不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探索途径,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的作用,建立群众广泛参与、警民联防联治的综合立体防控管理体系,对加强村民道德教育,提高文明素质,推动以村民自治的方式治理赌博不良风气,促使群众不能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