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积极打造劳务协作品牌
文章字数:1211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大力实施劳务协作提升行动,建设规范化零工市场,开展苏陕劳务品牌合作共建活动,加强就业培训和供需对接,全力打造劳务协作品牌,努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南县积极开展零工市场建设改造提质提升促就业行动,按照改造等级标准、改造方式、功能要求等,强化“快速对接、精准匹配、多元服务、场所支撑”功能,建设规范化零工市场,同步建立苏陕协作就业直通车、在苏建立劳务输出工作站,推动实现就近就地、外出输转双向便利。商南县人社局与陕西商南经开区共同建设的金福湾零工市场,位于商南县中小企业孵化园综合楼一楼,占地217平方米,配备有3名工作人员和10名专家服务团队。金福湾零工市场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依托现有设施场所,设有综合服务大厅、培训教室和调解仲裁室,配备有室外电子大屏、智能触摸一体机等宣传教学设备,还提供手机充电、雨伞租借、微波炉加热等便民服务设施。金福湾零工市场聚焦群众“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为全县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城乡求职者搭建供需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政策代办、劳动维权等“一站式”服务,帮助用工单位快速招工,促进求职者多渠道就业,让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享受到“家门口”就业服务。
商南县持续培育提升“商南技工”劳务品牌,积极申报创建省级劳务品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矩阵,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推介,不断提升劳务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劳务协作机制,鼓励引导东西部技能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大中型企业积极打造以电焊工、叉车工、电工等五大专业为主的“商南技工”品牌,打造了一批有知识、有技术、有特色、有证书、有能力的“五有”技术人才,累计开展培训80多期,培训技工人才6000多人。针对用工需求、结合就业意愿,商南县依托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开展针对性、精细化培训,持续提升培训质量。针对江苏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和领域,组织开展订单式、定向式、项目制等培训,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供需关系。联合开展系列招聘活动,精准收集和推送岗位,提升人岗对接精准度。结合东部地区技能人才需求,商南县对县内6家培训机构进行整合,科学设置专业,购置培训器材,重点开展各类工种培训,并邀请东部企业派技师来商授课,在东部地区建立实训基地和劳务基地8个,由企业安排专人对技工学员进行现场实操指导。每期学员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进行技能鉴定,切实提高务工人员和企业要求之间的匹配率,目前,已开展技工培训85期。对已就业的人员,建立跟踪服务台账,专人负责,定期开展电话回访,在各大劳务基地建立劳务工作站,精心做好输前、输中、输后服务,及时解决务工人员的各种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劳务协作,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供需台账,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就业技能,引导技能人才回乡创业,努力培育技能一流的‘商南技工’品牌。”商南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商南县积极开展零工市场建设改造提质提升促就业行动,按照改造等级标准、改造方式、功能要求等,强化“快速对接、精准匹配、多元服务、场所支撑”功能,建设规范化零工市场,同步建立苏陕协作就业直通车、在苏建立劳务输出工作站,推动实现就近就地、外出输转双向便利。商南县人社局与陕西商南经开区共同建设的金福湾零工市场,位于商南县中小企业孵化园综合楼一楼,占地217平方米,配备有3名工作人员和10名专家服务团队。金福湾零工市场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依托现有设施场所,设有综合服务大厅、培训教室和调解仲裁室,配备有室外电子大屏、智能触摸一体机等宣传教学设备,还提供手机充电、雨伞租借、微波炉加热等便民服务设施。金福湾零工市场聚焦群众“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为全县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城乡求职者搭建供需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政策代办、劳动维权等“一站式”服务,帮助用工单位快速招工,促进求职者多渠道就业,让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享受到“家门口”就业服务。
商南县持续培育提升“商南技工”劳务品牌,积极申报创建省级劳务品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矩阵,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推介,不断提升劳务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劳务协作机制,鼓励引导东西部技能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大中型企业积极打造以电焊工、叉车工、电工等五大专业为主的“商南技工”品牌,打造了一批有知识、有技术、有特色、有证书、有能力的“五有”技术人才,累计开展培训80多期,培训技工人才6000多人。针对用工需求、结合就业意愿,商南县依托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开展针对性、精细化培训,持续提升培训质量。针对江苏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和领域,组织开展订单式、定向式、项目制等培训,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供需关系。联合开展系列招聘活动,精准收集和推送岗位,提升人岗对接精准度。结合东部地区技能人才需求,商南县对县内6家培训机构进行整合,科学设置专业,购置培训器材,重点开展各类工种培训,并邀请东部企业派技师来商授课,在东部地区建立实训基地和劳务基地8个,由企业安排专人对技工学员进行现场实操指导。每期学员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进行技能鉴定,切实提高务工人员和企业要求之间的匹配率,目前,已开展技工培训85期。对已就业的人员,建立跟踪服务台账,专人负责,定期开展电话回访,在各大劳务基地建立劳务工作站,精心做好输前、输中、输后服务,及时解决务工人员的各种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劳务协作,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供需台账,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就业技能,引导技能人才回乡创业,努力培育技能一流的‘商南技工’品牌。”商南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