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现身山阳
文章字数:514
张博12月10日摄于山阳县
本报讯 (通讯员 陈阳 张博)12月10日,商洛学院与山阳县天保中心工作人员在山阳县境内开展动物种群资源调查时,发现7只中华秋沙鸭。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在山阳县境内发现中华秋沙鸭分布。该发现扩大了我省中华秋沙鸭迁徙种群的分布记录,与我省加强秦岭生态保护的成效密切相关。
据了解,中华秋沙鸭是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鸟类,又称鳞胁秋沙鸭、唐秋沙,是第三纪冰川末期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距今有1000多万年的历史,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均列为濒危物种。据最新估计,中华秋沙鸭全球仅存不足5000只,被誉为“水中活化石”和“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以清澈的河流、水库为栖息地,是直接反映水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素有“生态环境风向标”和“水域生态环境的生态试纸”之称。
中华秋沙鸭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山阳县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近年来,山阳县以“河长制”“林长制”为抓手,持续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工程,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提升、河堤生态修复、水源涵养保护等工程,持续推进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野生动物种类、数量也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