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发热性惊厥怎么办?
文章字数:1475
孩子发热不可怕,但孩子一旦发热并且出现抽搐,就让很多家长手足无措了,这该怎么办呢?
一、什么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为一次热程中(肛温≥38.5℃,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无热性惊厥病史。热性惊厥是儿童惊厥中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6月龄—5岁,在1—3岁的幼儿中更常见。
二、热性惊厥的原因
热性惊厥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的反应以及大脑中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可能是导致热性惊厥的主要原因。
热性惊厥的主要原因是体温急剧升高,具体引起高热的疾病或情况包括:
(一)感染性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脑膜炎等。
(二)疫苗接种后的发热反应。
(三)遗传因素可能影响惊厥的倾向。
(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髓鞘形成不完善。
(五)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六)过度穿着或包裹过多。
三、儿童热性惊厥的症状
热性惊厥主要表现为儿童在高热时出现抽搐或抽搐样的发作性症状,多在发热24小时内发生,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常见的症状有:
(一)发热
宝宝的体温通常在38℃以上,尤其在39℃以上时更容易发生热性惊厥。
(二)抽搐
宝宝可能会出现头后仰、牙关紧闭、双眼上翻或凝视、双手握拳、四肢抖动或僵直、口唇苍白或青紫、口吐泡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三)意识丧失
以上抽搐症状不一定全都会出现,但在发作时宝宝很可能会失去意识,表现为宝宝目光呆滞,大人呼唤宝宝时,宝宝不哭也没有回应,但发作完意识一般可以恢复正常。
(四)疲劳感
抽搐发作过后,儿童通常会感到极度疲劳,很快进入嗜睡状态。
四、孩子出现热性惊厥,建议家长不要这么做
(一)不要撬开宝宝牙关,不要往宝宝嘴里塞任何东西,包括勺子、筷子、大人的手指头等,均可能对宝宝造成损伤。
(二)在抽搐发作过程中,不要给宝宝喂食任何东西(包括药物、水等),以免发生窒息。
(三)不要按压或摇晃宝宝,不要试图束缚宝宝的肢体,以免造成宝宝的肢体损伤。
(四)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掐人中对缩短热性惊厥的发作有帮助,反而可能因为家长用力过大造成宝宝局部皮肤损伤。
(五)不要在宝宝惊厥发作时抱着宝宝往医院跑。因为惊厥很快恢复,而抱着宝宝疾跑过程中,会有呼吸不畅或窒息风险。
(六)不要在宝宝惊厥发作恢复后就不管了,应该去医院进一步查明原因,排除神经系统等相关疾病。
五、孩子出现热性惊厥,家长正确处理方法
(一)保持冷静
家长自己要先尽量保持冷静,因为惊慌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操作。孩子惊厥发作时看起来可能很可怕,但大多数热性惊厥会在短时间内自行停止,保持冷静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二)保证孩子安全
将孩子放在平坦、柔软的地方,如沙发或地毯上,避免孩子在惊厥发作时摔倒受伤。如果周围环境有危险物品,例如尖锐的物体、热水瓶等,要迅速移开,防止孩子在抽搐过程中碰撞到这些物品而受伤。
松开孩子领口、领带、腰带等束缚性的衣物,让孩子呼吸更顺畅。
(三)让孩子侧卧
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孩子在惊厥发作时口腔分泌物(如唾液、呕吐物等)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如果孩子牙关紧闭,不要强行撬开嘴巴,避免损伤牙齿和口腔。
(四)记录时间和症状
用手机或者手表记录惊厥发作的时间。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要立刻呼叫急救人员(像拨打120)。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例如肢体抽搐是双侧对称还是单侧为主、眼睛是否凝视、皮肤颜色有无改变(如发绀)等情况,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判断病情很重要。
(五)物理降温(在惊厥缓解后)
在采取这些现场处理措施后,孩子症状缓解,也建议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明确引起发热和惊厥的原因,以便针对性治疗。
(商洛市中心医院 李翠华 张路路供稿)
一、什么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为一次热程中(肛温≥38.5℃,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无热性惊厥病史。热性惊厥是儿童惊厥中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6月龄—5岁,在1—3岁的幼儿中更常见。
二、热性惊厥的原因
热性惊厥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的反应以及大脑中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可能是导致热性惊厥的主要原因。
热性惊厥的主要原因是体温急剧升高,具体引起高热的疾病或情况包括:
(一)感染性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脑膜炎等。
(二)疫苗接种后的发热反应。
(三)遗传因素可能影响惊厥的倾向。
(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髓鞘形成不完善。
(五)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六)过度穿着或包裹过多。
三、儿童热性惊厥的症状
热性惊厥主要表现为儿童在高热时出现抽搐或抽搐样的发作性症状,多在发热24小时内发生,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常见的症状有:
(一)发热
宝宝的体温通常在38℃以上,尤其在39℃以上时更容易发生热性惊厥。
(二)抽搐
宝宝可能会出现头后仰、牙关紧闭、双眼上翻或凝视、双手握拳、四肢抖动或僵直、口唇苍白或青紫、口吐泡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三)意识丧失
以上抽搐症状不一定全都会出现,但在发作时宝宝很可能会失去意识,表现为宝宝目光呆滞,大人呼唤宝宝时,宝宝不哭也没有回应,但发作完意识一般可以恢复正常。
(四)疲劳感
抽搐发作过后,儿童通常会感到极度疲劳,很快进入嗜睡状态。
四、孩子出现热性惊厥,建议家长不要这么做
(一)不要撬开宝宝牙关,不要往宝宝嘴里塞任何东西,包括勺子、筷子、大人的手指头等,均可能对宝宝造成损伤。
(二)在抽搐发作过程中,不要给宝宝喂食任何东西(包括药物、水等),以免发生窒息。
(三)不要按压或摇晃宝宝,不要试图束缚宝宝的肢体,以免造成宝宝的肢体损伤。
(四)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掐人中对缩短热性惊厥的发作有帮助,反而可能因为家长用力过大造成宝宝局部皮肤损伤。
(五)不要在宝宝惊厥发作时抱着宝宝往医院跑。因为惊厥很快恢复,而抱着宝宝疾跑过程中,会有呼吸不畅或窒息风险。
(六)不要在宝宝惊厥发作恢复后就不管了,应该去医院进一步查明原因,排除神经系统等相关疾病。
五、孩子出现热性惊厥,家长正确处理方法
(一)保持冷静
家长自己要先尽量保持冷静,因为惊慌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操作。孩子惊厥发作时看起来可能很可怕,但大多数热性惊厥会在短时间内自行停止,保持冷静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二)保证孩子安全
将孩子放在平坦、柔软的地方,如沙发或地毯上,避免孩子在惊厥发作时摔倒受伤。如果周围环境有危险物品,例如尖锐的物体、热水瓶等,要迅速移开,防止孩子在抽搐过程中碰撞到这些物品而受伤。
松开孩子领口、领带、腰带等束缚性的衣物,让孩子呼吸更顺畅。
(三)让孩子侧卧
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孩子在惊厥发作时口腔分泌物(如唾液、呕吐物等)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如果孩子牙关紧闭,不要强行撬开嘴巴,避免损伤牙齿和口腔。
(四)记录时间和症状
用手机或者手表记录惊厥发作的时间。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要立刻呼叫急救人员(像拨打120)。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例如肢体抽搐是双侧对称还是单侧为主、眼睛是否凝视、皮肤颜色有无改变(如发绀)等情况,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判断病情很重要。
(五)物理降温(在惊厥缓解后)
在采取这些现场处理措施后,孩子症状缓解,也建议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明确引起发热和惊厥的原因,以便针对性治疗。
(商洛市中心医院 李翠华 张路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