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做群众肠胃健康的“守门人”
本报通讯员 毕波波
文章字数:2916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殷燕副教授(左一)与洛南县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

    洛南县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何领军(右)为患者进行内镜下息肉电切治疗。

  今年11月,洛南县医院消化内科成功被命名为商洛市“十四五”第一批临床重点专科。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会经过口腔到达食管、胃以及肠道,在这长达6到9米的空间里,出现任何的不适情况,可能就需要到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在我国肿瘤发病率的前10位中就有4位是消化道肿瘤。面对这一现状,洛南县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市江宁区医院、西安医学院、商洛市中心医院4家医共体帮扶单位的强力支持下,以专科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基层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先后填补多个诊疗空白,一步一脚印朝着“家门口坐享优质医疗”的目标坚实迈进,真正用“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生命,拯救一个家庭”的诊疗服务理念守护百姓健康。
  夯实基础,开启肠胃诊疗新局面
“在洛南广大农村,不少群众都患有消化系统疾病,这两年我们医院集中力量大力发展消化内科,现在从胃病的早期精准筛查、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到后期系统康复,形成肠胃病全程诊疗的‘闭环式’体系,肠胃病患者在县级医院就可以享受到高效、精准、规范化的诊疗服务,使群众少跑路、少折腾!”洛南县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何领军说。
  近年来,该院消化内科紧抓学科建设主线,苦练“内功”,快速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结合患者实际需求和当地发展实际,从科室管理、技术提升、人才培养等角度完成对专科发展的“破冰”。以专科建设为重点,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消化内镜系统,配备先进的消化内科治疗设备,推广普及消化病微创治疗技术;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组建科研团队,深入开展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定期开展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与省市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与学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优化患者就诊流程,不断提升消化内科诊疗水平。
  同时,该院消化内科还注重炎症性肠病亚专科建设。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可以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食欲减退、消瘦,还可能会引起口腔溃疡、关节肿胀、骨质疏松等肠外表现。该病呈现慢性复发性、长期性、手术率高等特点。
  该院消化内科通过积极选派团队骨干到上级医疗机构学习内镜下止血术、超声内镜技术等紧缺技术,开通消化道出血急诊绿色通道,简化就诊流程,强调多学科合作,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乃至于抢救的成功率。虽然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还无法使炎症性肠病完全治愈,但在患者积极配合的前提下,通过该院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使患者能够正常生活。
  目前,该科室共有技术人员8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2024年,该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6800人次,出院患者2561人。
  精研业务,助患者解除后顾之忧
 ”每天晚上睡觉舌头非常干,经常反胃、泛酸水,把人折磨得实在是受不了。”来自洛南县城关街道王滩村的张某告诉何领军大夫。
  “平时有没有心慌、胸闷这些症状?建议还是要做一下胃、肠镜检查……”何领军说。
  12月18日,笔者在洛南县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看到,前来就诊的病人络绎不绝,从上腹到下腹,他们向何领军大夫诉说着自己的不适症状,希望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案。
  “腹部不适,还有消化道的恶心、呕吐、反酸、胃灼热、腹胀、腹痛、便秘这一类的情况,胃肠道疾病诊断最常见的手段是消化内镜检查,而消化内镜检查加内镜下的组织学活检,是我们诊断胃肠道疾病的金标准。”何领军大夫一边诊治病人一边
  对笔者说道。
  进行肠镜检查时,内镜从肛门进入,开始对直肠、全结肠进行观察,同时控制时间与肠道内的气体,对发现的病变进行一一的观察和处理。
  “今天这个病人张某,她之前有复合性溃疡病史,今天来医院主要是发觉腹部疼痛不适。时隔一年多时间,我们再做胃、肠镜检查就发现长了个腺瘤。”何领军说,“她的息肉大小在0.8厘米左右,这种腺瘤性的息肉,我们一般还是建议能够尽早地切除,因为它这个癌变的可能性要比一般炎症性的或者增生性息肉大一些。”
  一个不足0.5厘米的息肉也许就是“定时炸弹”。一面穿衣镜可以看到自己的外表,而内镜医生手中的镜子则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患者身体的内在,帮助医生揪出这枚早癌的“定时炸弹”。
  患者在接受内镜检查后,发现早癌或者癌前病变往往会非常的紧张焦虑,情绪不佳。该科室用无痛微创的方式,在内镜下解决病变,让患者没有了后顾之忧。
  “去年,68岁的罗某来我们医院做常规体检,做完之后发现他的胃和肠都有息肉,随即进行了病检,发现这个息肉是一个早癌,通过医生诊查及手术评估后,我们给他做了一个后续的EMR(内镜下黏切除术),让他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洛南县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齐邈说。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生命,拯救一个家庭,对于消化内科而言,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自2023年9月以来,该院消化内科开展了多项内镜下诊疗技术,不断提升消化道早癌诊治水平,发现胃肠道早癌100多例,为100多个家庭带来了福音。
  “上个月,罗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我们医院复查,他的胃、肠目前都是一个很好的状态,他来的时候看到我们都开心地笑了,说很感谢我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齐邈笑着说。
  用微笑去疗愈,该院消化内科团队饱含爱与深情,守护在生命的左右,他们治愈了病痛,也呵护了因疾病受伤的心灵。
  补齐短板,打好优质服务便民牌
  12月18日,来自洛南县三要镇罗村的患者杨某因腹胀、便秘多年前来洛南县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其为结肠、直肠多发性息肉,何领军带领消化内科医护团队为该患者成功实施了内镜下息肉高频电切切除术及氩束离子凝固术。术后,该患者腹胀、便秘症状明显缓解,恢复良好,现已出院。
  消化内镜是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与微创治疗的重要手段。洛南县医院消化内科不仅开展胃镜、结肠镜检查,还可以观察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及结直肠在内的整个消化道的病变情况,同时在内镜下可以进行息肉高频电切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黏膜切除术、黏膜剥离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食道扩张术、营养管置入术等高难度手术,在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胰腺炎、消化道肿瘤等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针对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不适,该院消化内科开展了“舒适胃肠镜检查”项目,通过规范的胃肠镜术前宣教工作以及精细的术前、术后护理等方式,切实改善就医体验。
  该科室还积极开展“护理服务提升年”活动,在消化内镜室墙上张贴的温馨图示及病区卫生间粘贴的肠道准备参考图,在减低患者胃肠镜前紧张情绪的同时,也让患者更好地知晓肠道检查所需达到的清洁程度。病房宣传栏中张贴了无痛胃肠镜科普知识,根据患者病情量身定制健康饮食方案,医护人员定期更新健康教育处方。建立患者预约登记群,缩短胃肠镜检查预约时间,当前,该科室已实现普通胃肠镜检查患者即到即做,减少了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考虑到急诊经常有误服异物的患者,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后果。为此,消化内科设立24小时全年无休急诊消化内镜,为患者及时解除风险,保驾护航。
  据统计,今年洛南县医院消化内科共开展胃肠镜检查2880例,其中,无痛胃肠镜检查1484例,镜下诊疗活动520多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得到了服务对象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