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四项农产品获评国家“气候好产品”
文章字数:801
本报讯 (记者 李 亮)12月18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日前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气象旅游产业大会在江西省新余市举办,大会发布了2024年第二批“气候好产品”。我市商南茶叶、洛南红仁核桃、柞水黑木耳、镇安大板栗荣获“气候好产品”称号。
商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之茶区多选择在海拔1000米以下区域种植,病虫害威胁小,种植区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造就了商南茶“香高、味浓、回甜、耐泡”的特点。据悉,全县共建茶园25万亩,年产茶叶8000吨,产值达12亿元,实现了5万农民“人均一亩茶”。茶产业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洛南红仁核桃具有“仁色鲜红、口感酥脆微甜、油香可口、营养价值极高”等特点,每公斤市场平均价格240元,被誉为“核桃中的贵族”,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洛南红仁核桃种植面积5.5万亩,在全省6个县推广种植,南京市江宁区等12个市县引种试栽。通过发展红仁核桃特色产业,带动周边2000多人就业,可增加群众务工年收入1200多万元。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土地租金等方式,可增加年收入150万元。
柞水黑木耳因其“生长环境好、木耳品质好、食用味道好、营养价值高、保健价值高”的“三好两高”的特点,被誉为“清肺健体”的珍馐。柞水县自2017年大力发展木耳产业至今,成功研发木耳精深加工产品22类99种,产值3.3亿元,全县木耳种植专业村达65个,年产值达3.3亿元。“柞水木耳”也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入选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和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蔬菜地标品牌。
镇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孕育了营养丰富的镇安大板栗。镇安大板栗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具有个大、皮薄、肉厚、味甜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镇安县也被誉为“中国板栗之乡”。目前,镇安县种植板栗60万亩,年产量7500多吨。板栗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了推动镇安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商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之茶区多选择在海拔1000米以下区域种植,病虫害威胁小,种植区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造就了商南茶“香高、味浓、回甜、耐泡”的特点。据悉,全县共建茶园25万亩,年产茶叶8000吨,产值达12亿元,实现了5万农民“人均一亩茶”。茶产业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洛南红仁核桃具有“仁色鲜红、口感酥脆微甜、油香可口、营养价值极高”等特点,每公斤市场平均价格240元,被誉为“核桃中的贵族”,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洛南红仁核桃种植面积5.5万亩,在全省6个县推广种植,南京市江宁区等12个市县引种试栽。通过发展红仁核桃特色产业,带动周边2000多人就业,可增加群众务工年收入1200多万元。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土地租金等方式,可增加年收入150万元。
柞水黑木耳因其“生长环境好、木耳品质好、食用味道好、营养价值高、保健价值高”的“三好两高”的特点,被誉为“清肺健体”的珍馐。柞水县自2017年大力发展木耳产业至今,成功研发木耳精深加工产品22类99种,产值3.3亿元,全县木耳种植专业村达65个,年产值达3.3亿元。“柞水木耳”也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入选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和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蔬菜地标品牌。
镇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孕育了营养丰富的镇安大板栗。镇安大板栗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具有个大、皮薄、肉厚、味甜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镇安县也被誉为“中国板栗之乡”。目前,镇安县种植板栗60万亩,年产量7500多吨。板栗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了推动镇安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