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诊上门 实力“圈粉”
文章字数:1235
![](/slrb/20241219/mhtml/76c5fb18a3ac000f000a2a6fcf0880bf_img_10_1021_252_169.png)
“王大夫开的中药药效好,还便宜,又来找您开中药了。”
“以前总是睡不踏实,经过您的调理,现在一觉安安稳稳睡到天亮。”
“听说您在镇安坐诊,一大早开着车就从旬阳赶过来了。”
患者口中的王大夫,是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王东亮。2024年6月,王东亮作为陕西省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第三批医疗专家来到镇安县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短短半年的帮扶时间里,王东亮用他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收获大批“铁杆儿粉丝”。
今年10月,家住镇安县永乐街道67岁的王文芝因胃病和耳鸣耳聋,长期被失眠和饮食不佳等症状困扰,得知镇安县医院来了个技术很高明的“老中医”,就专门赶到中医科,要见识这位“老中医”的高超技术。
可是到了医院一看却傻眼了,眼前的王东亮竟然只是个30多岁的小伙子,显得名不符实。“没想到是个这么年轻的中医。”王大妈有些不放心地小声嘀咕着。面对质疑,王东亮笑着说:“您放心,不管我多大年龄,我都会尽心为您治疗,用实际的疗效打消您的顾虑。”随后,王东亮针对王大妈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把脉问诊,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一周后,王大妈耳鸣耳聋好转,胃病症状消失。两个月后,王大妈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精神面貌越来越好。
通过患者的口口相传,“年轻的老中医”这个绰号不胫而走,甚至周边县市的许多患者也纷纷来到镇安县医院求诊。王东亮虽然年轻,但经验丰富,态度温和体贴,一边聊家常一边就把病给看了,诊室外经常排着长队,来看病的患者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从首次门诊量的2人,到第二次门诊量便迅速攀升至9人,到后来的27人……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上午门诊经常13:00左右才结束,王东亮匆匆吃上几口饭后,下午病区就又有一大批问诊群众排队等着他。
王东亮除了患者诊疗工作外,还承担着“传帮带”的教学工作。他认为蜻蜓点水式的帮扶效果非常有限,只有扎下根稳下心,毫无保留地做好“传帮带”,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才是真帮实扶。王东亮从技术、管理、诊疗规范等各个方面向镇安县医院帮扶科室提供先进经验,并拓展了中医科如放血疗法、督脉灸、中药封包、刺络拔罐等中医治疗范围,并在科室采取“师带徒”形式,手把手地教授“徒弟”手法心得,提高青年医生的诊疗水平。
除了日常在院坐诊外,王东亮腾出时间和帮扶团队入村义诊。特别是镇安县下辖的乡镇往往距县城较远,动辄一个小时以上的车程加上山路常常让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出行很是不便。为提高基层百姓健康意识及防病治病意识,方便基层百姓寻医问药,在不到6个月的帮扶时间里,先后到偏远的10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带教义诊,为当地群众进行把脉问诊,辨证开方,宣传中医知识,使镇安边远乡村老百姓不出门,便可享受到安全、有效、便捷的中医特色服务,充分发挥了“组团式”帮扶的优质资源下沉作用。
王东亮用自己的实力“圈粉”,也因与“粉丝”的双向奔赴书写着医患情缘,在未来的帮扶时间里,他表示将继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解除病人病痛,全力做好帮扶、做好“传帮带”,把中医诊疗新技术留在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