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粮镇菌棒加工忙发展劲头足
文章字数:927
![](/slrb/20241217/mhtml/70913eadddb539b3e06a3eb04e5dfcc6_img_730_87_262_180.png)
眼下正是冬闲时节,镇安县米粮镇界河村帮扶工厂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在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村民们利用闲暇时间开足马力加工菌棒,变农闲为农忙,奏响产业丰收“前奏曲”。
走进界河村帮扶工厂食用菌生产车间,厂房内机械轰鸣、欢声笑语不断。工人正忙着拌料、装袋、灭菌、点种、码装,在自动化设备高效运作下,各种优质混合物料被快速装袋封口,生产好的菌棒整齐排列。
随着界河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和帮扶工厂建成投产,家住界河村七组的村民黄开琴就有了一份稳定工作,她每天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早早来到帮扶车间和种植基地。
“大家空闲时间就到这打零工,既能照顾到家里,还能挣点生活费,对我们这些在家的妇女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正忙着灭菌的黄开琴笑着说。
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和帮扶下,界河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向上争取苏陕协作项目资金,建成了集制棒、接种、养菌、销售、烘干、冷藏、仓储于一体的现代化基地,具备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优势。
“新引进的智能灭菌柜和拌料机,有效提高了制棒效率和菌棒质量,真正实现了产业发展的现代化。”界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廉涛说。
据了解,界河村食用菌帮扶工厂是全镇唯一一个全智能化生产线,建成占地面积17.5亩,有30个食用菌大棚,建有规模化、现代化帮扶工厂3栋45间,配备了上料提升机、搅拌机、分料机、装袋一体机、环保锅炉、灭菌柜、接种一体机等设施,为全面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帮扶工厂的建成,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从制棒到烘烤的整个生产过程,都需要用工,每年带动村民务工150人次,人均年增收3500元,村集体收入8万元。
“村上把基地和工厂租赁给有能力的企业生产管理,不仅省心省力,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界河村党支部书记尹章朝说。
近年来,米粮镇充分利用资源、产业、区位优势,坚持“党建+产业”的工作思路,通过“党支部引领+公司带动+农户参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保障。2024年,全镇种植食用菌46万袋,年收益260万元左右,集体经济收益27万多元。2025年,全镇计划种植食用菌60万袋,其中香菇50万袋、木耳10万袋、球盖菇20亩。目前,米粮镇已陆续进入制棒阶段,已制成菌棒3.5万袋,为明年菌菇丰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