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我市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
文章字数:1242
  本报讯 (通讯员 代小丽 梁 丽)为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工作,将护理服务从院内向院外延伸,为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便捷服务。今年以来,市卫健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护理服务需求,深入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让患者在家里就享受到二级以上医院的同质化护理服务,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市卫健委为认真贯彻落实改善护理服务行动三年计划,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护理服务需求,根据《陕西省“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2023年确定了商洛市中心医院先行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试点。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商洛市中心医院将其纳入2023年度护理工作十大攻坚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先后选派护理骨干前往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电力集团医院及西安大兴医院实地考察学习,开设“互联网+护理服务”门诊,建立人才库,制定完善10余项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注册“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服务内容覆盖4大类11个服务项目,同年9月21日,我市首例护士上门服务顺利完成。
  在商洛市中心医院试点的基础上,我市组织专家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和满意度调查,2023年,市中心医院上门服务25 例,群众满意率达100%。经过多次调研,多方征求相关医疗机构建议及医保局服务收费政策,今年1月,市卫健委制定印发《商洛市“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基本原则、备案程序、信息系统、价格支付机制以及应建立的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和风险防控预案等,确定在全市二级综合医院先行实施,待服务模式优化和条件成熟后,在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广实施。
  今年4月1日,市卫健委召开全市“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培训会,商洛市中心医院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建设项目进行经验介绍,对工作的各个步骤、环节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培训。从4月开始,各医疗机构相继选派专职护理人员赴中心医院考察学习,同时注册信息平台,完成项目遴选、人员培训考核、财务对接、护理文书审核、制度流程测试等工作。截至目前,商洛市妇保院、洛南县医院、丹凤县中医医院等12家医疗机构“互联网+护理服务”已全面上线,占公立医疗机构的50%,服务项目已扩展到7大类、24项,累计为316名患者开展上门服务,患者满意度100%。
  “互联网+护理服务”推广实施以来,我市积极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陕西省护理质控中心公众号、商洛日报、商洛广播电视台、商洛卫健公众号等相继宣传报道,各医疗机构也利用自媒体对典型案例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同时,依托市护理质控中心,每季度开展一次质量监测反馈会,严格落实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强化重点环节和行为管理,确保线上线下同质化;县级质控小组每月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总结,严格规范服务行为,强化执业安全意识,防范医疗风险。
  手机点一点,护理送到家。紧跟国家打造智慧医疗的步伐,市卫健委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及时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破解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特殊人群的燃眉之急,打通护理到家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