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满山红果果 致富金果果
本报通讯员 齐 苗
文章字数:722
  初冬时节,中药材山茱萸迎来收获季,在山阳县中村镇十八盘村、洪河寺村的田地边、沟坎上,肆意生长的山茱萸树上挂满了色泽鲜红、颗粒饱满的山茱萸果。
  沿着通村路,放眼望去,十八盘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晾晒着红彤彤的山茱萸,50多岁的陈天良这些天格外忙碌,请亲戚帮忙采摘山茱萸,经过简单脱核,再晾晒成山茱萸皮,将它们打包准备销售。他去年卖山茱萸收入了2万元,今年又种了5亩地的山茱萸,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尝到甜头的他喜悦地说:“今年晒干的山茱萸肉一斤能到卖25到26元,后半年就忙活两个月,收入还不错。”
  当地不少群众表示,山茱萸采摘时间在初冬,对于不少外出务工归来的群众和常年在家的老人来讲,山茱萸种植是一项投入少、收益大的产业,要是管护得当、行情稳定,一亩山茱萸获得上千元的收入是不成问题的。
  十八盘村党支部书记周天顺说:“我们村海拔高,多坡地、谷地,特别适宜种植山茱萸,相比别的地方品质上乘,在市场上不愁销路。”
  山茱萸是六味地黄丸、肾气丸、杞菊地黄丸等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具有滋补、益气血等功效,药用价值极高,曾经不起眼的山茱萸如今成了山里群众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中村当地的山茱萸色泽红艳、果大肉厚、药用成分高,每年一到收获季节,还不等采摘就被丹凤、河南等地客商抢着提前预订。目前,山茱萸已成为十八盘村的主导产业之一,310户群众几乎全部种上了山茱萸,种植面积1000多亩,年收入100多万元。靠近十八盘的洪河寺村,同样地处高寒山区,多河沟坡地,种植山茱萸300多亩,年收入20多万元,有效带动120多户群众增加了收入。
  近年来,中村镇扎实推进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种植,在技术培训和科管上持续用力,扩大种植规模,不断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稳步推动全镇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