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拓展“三个年” 凝心聚力促发展
文章字数:1690
紧扣“抓早抓小、高看一眼、换位思考、坚决不拖”的十六字决,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化解矛盾纠纷31件;打通镇村两级平台,优化办事流程,下茬优化营商环境,让老百姓“少跑路,办好事”;抽调14名科级领导、30多名干部,为市区14个重点项目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商州区杨峪河镇以发挥区位优势、争当排头标兵、打造商洛城市副中心为目标,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统筹抓好各项工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干部作风“大提升” 勇当实干“排头兵”
“以前到了晚上这条路就黑漆漆的,上下班和上下学的时候人多车子多,安全得不到保障。但是现在路灯照得亮亮的,满满都是安全感,感谢社区为我们安装路灯。”杨峪河镇楚山社区居民赵生宝高兴地说。
“今年9月初,我入户走访时接到赵生宝反映没有路灯的问题,实地踏勘之后,我们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为下赵塬移民搬迁安置点10—15号楼安装了路灯,为大家消除走夜路的安全隐患。”楚山社区副主任杨强介绍。
“小路灯”照出“大民生”。为了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大事,杨峪河镇变被动接为主动担、变群众找为入户查、变硬板套为真情打,扎实推进“民情走访”“平安夜访”等活动。杨峪河镇纪委书记牛亮表示,镇村干部累计入户走访14批次,收集问题112个,解决问题70个,排查纠纷104件,已化解到位94件。
为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杨峪河镇以个人自荐、他人推荐、党委评议为渠道,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予以表彰。今年以来,表彰先进集体共28个、优秀共产党员23名、先进个人34名,提拔3名干部。
优化营商“软环境”打造招商“强磁场”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催化剂,是项目建设的加速器,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杨峪河镇以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抓手,通过定期交账、交流座谈,对接协调企业解决难题,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为辖区重点企业发展、项目推进创造良好环境。
“镇上每一名干部,在院子遇到前来办事的群众,都会热情迎接,询问其办什么业务,然后将其带到相关业务科室,切实帮助解决问题。”杨峪河镇干部张玥介绍,这就是镇上倡导的“迎帮解”活动,全体干部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转变作风,当好“服务员”“店小二”,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了及时有效解决企业经营难题,杨峪河镇还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涉企事项的受理、审核、呈报、告知等环节,实行网上审批办理,提供“全天候、零见面、一次办好”网上服务。
杨峪河镇把营商环境各项指标与镇实际工作结合,坚持“多走走,多看看,多问问”,认真梳理全镇现有企业资源,制定“一对一”个性化招商服务方案,实现资源整合,鼓励企业积极创新,大力营造群众满意、企业舒心的营商环境。
推进项目“加速跑”打好全年“收官战”
塔吊摆臂,机器轰隆,来到商州区杨峪河镇西十高铁项目建设工地,大型机械工作不停,工人头戴安全帽来回忙碌。
今年以来,杨峪河镇成立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领导小组,将工作要素聚焦于高铁康养新城、西十高铁、西气东输等重点项目的环境保障上,凝聚全镇干部合力,强化项目服务意识,闭环包抓责任链条,抽调14名科级领导、30多名干部,为市区14个重点项目保驾护航。
“在西十高铁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征地拆迁,前期征地拆迁工作量非常大。”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西十高铁项目相关负责人贾安民介绍,“镇政府专门成立工作专班,采取‘5+2’‘白+黑’工作法,实行‘三天一汇报,一周一交账’工作制度,1个月内完成红线内660亩征地任务,3个月内完成132户房屋拆除任务,流转820亩临时用地,征迁任务全部完成,没有耽误工期,为项目建设做足服务保障。”
除了西十高铁这样的大项目,杨峪河镇还坚持发展导向,科学谋划了楚山社区以就业帮扶为主的社区工厂建设、下赵塬社区以“双创”为主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西庙坪村避灾安置点建设、两铭书院孝廉基地建设、民主村法治建设和产业发展、曹湾村五味子产业发展等一批镇域重点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实干实效,持续强化干部作风能力,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争当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杨峪河镇党委书记张荣表示。
今年以来,商州区杨峪河镇以发挥区位优势、争当排头标兵、打造商洛城市副中心为目标,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统筹抓好各项工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干部作风“大提升” 勇当实干“排头兵”
“以前到了晚上这条路就黑漆漆的,上下班和上下学的时候人多车子多,安全得不到保障。但是现在路灯照得亮亮的,满满都是安全感,感谢社区为我们安装路灯。”杨峪河镇楚山社区居民赵生宝高兴地说。
“今年9月初,我入户走访时接到赵生宝反映没有路灯的问题,实地踏勘之后,我们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为下赵塬移民搬迁安置点10—15号楼安装了路灯,为大家消除走夜路的安全隐患。”楚山社区副主任杨强介绍。
“小路灯”照出“大民生”。为了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大事,杨峪河镇变被动接为主动担、变群众找为入户查、变硬板套为真情打,扎实推进“民情走访”“平安夜访”等活动。杨峪河镇纪委书记牛亮表示,镇村干部累计入户走访14批次,收集问题112个,解决问题70个,排查纠纷104件,已化解到位94件。
为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杨峪河镇以个人自荐、他人推荐、党委评议为渠道,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予以表彰。今年以来,表彰先进集体共28个、优秀共产党员23名、先进个人34名,提拔3名干部。
优化营商“软环境”打造招商“强磁场”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催化剂,是项目建设的加速器,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杨峪河镇以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抓手,通过定期交账、交流座谈,对接协调企业解决难题,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为辖区重点企业发展、项目推进创造良好环境。
“镇上每一名干部,在院子遇到前来办事的群众,都会热情迎接,询问其办什么业务,然后将其带到相关业务科室,切实帮助解决问题。”杨峪河镇干部张玥介绍,这就是镇上倡导的“迎帮解”活动,全体干部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转变作风,当好“服务员”“店小二”,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了及时有效解决企业经营难题,杨峪河镇还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涉企事项的受理、审核、呈报、告知等环节,实行网上审批办理,提供“全天候、零见面、一次办好”网上服务。
杨峪河镇把营商环境各项指标与镇实际工作结合,坚持“多走走,多看看,多问问”,认真梳理全镇现有企业资源,制定“一对一”个性化招商服务方案,实现资源整合,鼓励企业积极创新,大力营造群众满意、企业舒心的营商环境。
推进项目“加速跑”打好全年“收官战”
塔吊摆臂,机器轰隆,来到商州区杨峪河镇西十高铁项目建设工地,大型机械工作不停,工人头戴安全帽来回忙碌。
今年以来,杨峪河镇成立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领导小组,将工作要素聚焦于高铁康养新城、西十高铁、西气东输等重点项目的环境保障上,凝聚全镇干部合力,强化项目服务意识,闭环包抓责任链条,抽调14名科级领导、30多名干部,为市区14个重点项目保驾护航。
“在西十高铁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征地拆迁,前期征地拆迁工作量非常大。”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西十高铁项目相关负责人贾安民介绍,“镇政府专门成立工作专班,采取‘5+2’‘白+黑’工作法,实行‘三天一汇报,一周一交账’工作制度,1个月内完成红线内660亩征地任务,3个月内完成132户房屋拆除任务,流转820亩临时用地,征迁任务全部完成,没有耽误工期,为项目建设做足服务保障。”
除了西十高铁这样的大项目,杨峪河镇还坚持发展导向,科学谋划了楚山社区以就业帮扶为主的社区工厂建设、下赵塬社区以“双创”为主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西庙坪村避灾安置点建设、两铭书院孝廉基地建设、民主村法治建设和产业发展、曹湾村五味子产业发展等一批镇域重点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实干实效,持续强化干部作风能力,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争当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杨峪河镇党委书记张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