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多举措护航“校园餐”质量安全
文章字数:931
本报讯 (通讯员 田新峰 熊啟江)近年来,商南县始终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采取“五保”措施,护航“校园餐”质量安全。
商南县将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分为A、B、C、D4个等级,分别由市、县、镇(街道)、村(社区)4个层级领导干部对49所学校食堂进行包保,定期深入所包学校食堂,对照任务清单,开展常态化督导,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行政一条线的包保干部属地责任得到全面落实。县教体局实行科级干部包镇(街道)、股室干部包校制度,定期深入所包学校督导。各校园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教育一条线的主体责任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全面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初步构建了食品安全共管共治大格局。
商南县先后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对全县49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了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在学校食堂后厨、储藏室、食品留样室、餐厅等关键部位共安装了安全视频监控探头300多个,并接入商南县“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实现了校园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食材加工、从业人员操作更加规范。
为有效解决配送到校食材保鲜储存的问题,商南县投资240万元,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200人规模以上学校建设保鲜库24个、购置大型冷冻柜24个,为规模较小的学校购置保鲜柜42个、冷冻柜42个,有力提升了“校园餐”硬件保障水平。
商南县采用食材配送溯源系统,确保食材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通过溯源平台生成二维码,粘贴于食材外包装,监管人员、家长通过“扫一扫”,就可以查看食材的来源和质量信息,一旦食材出现问题,学校和相关部门可以快速追踪到源头,实施精准的监管措施,实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循、责任可究”。
商南县强化“校家社”联动,扎实开展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监管专项行动,县教体局、县市场监管局组成专项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人员当场指出存在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单,责令限期整改,全力兜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各学校大力推行“家长开放日”“家长陪餐日”等活动,“面对面”交流、“一对一”沟通,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建议。邀请家长代表看食品安全管理、看食材、看加工、看卫生,并进行陪餐,家长和学生对校园食品安全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商南县将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分为A、B、C、D4个等级,分别由市、县、镇(街道)、村(社区)4个层级领导干部对49所学校食堂进行包保,定期深入所包学校食堂,对照任务清单,开展常态化督导,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行政一条线的包保干部属地责任得到全面落实。县教体局实行科级干部包镇(街道)、股室干部包校制度,定期深入所包学校督导。各校园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教育一条线的主体责任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全面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初步构建了食品安全共管共治大格局。
商南县先后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对全县49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了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在学校食堂后厨、储藏室、食品留样室、餐厅等关键部位共安装了安全视频监控探头300多个,并接入商南县“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实现了校园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食材加工、从业人员操作更加规范。
为有效解决配送到校食材保鲜储存的问题,商南县投资240万元,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200人规模以上学校建设保鲜库24个、购置大型冷冻柜24个,为规模较小的学校购置保鲜柜42个、冷冻柜42个,有力提升了“校园餐”硬件保障水平。
商南县采用食材配送溯源系统,确保食材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通过溯源平台生成二维码,粘贴于食材外包装,监管人员、家长通过“扫一扫”,就可以查看食材的来源和质量信息,一旦食材出现问题,学校和相关部门可以快速追踪到源头,实施精准的监管措施,实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循、责任可究”。
商南县强化“校家社”联动,扎实开展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监管专项行动,县教体局、县市场监管局组成专项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人员当场指出存在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单,责令限期整改,全力兜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各学校大力推行“家长开放日”“家长陪餐日”等活动,“面对面”交流、“一对一”沟通,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建议。邀请家长代表看食品安全管理、看食材、看加工、看卫生,并进行陪餐,家长和学生对校园食品安全的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