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迎春社区创新为老服务模式
文章字数:852
  本报讯 (通讯员 周雯 禹爽)“迎春社区办的金秋食堂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真的是太好了,自从食堂办起来之后,我经常过来吃饭,食堂干净卫生、价格优惠,比如早餐我们只出两块钱,在外面吃的话至少得六七块钱。我们的儿女长年不在家,自己一个人在家做饭很不方便,时常还感觉孤单,也没有说话的人,我们都很喜欢到这里来吃饭,大家可以边吃饭边交流,饭吃好了,身体也变好了。”11月19日,69岁的徐宗立在金秋食堂吃完早点后,逢人就夸这个食堂办得好。
  据了解,今年3月,柞水县乾佑街道迎春社区在召开离退休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时,有老党员反映“儿女们平常上班都非常忙,平日里总是一个人在家,吃饭是个大问题,经常煮个挂面对付一顿”,迎春社区“两委”干部在走访时发现社区老龄人口多、比重大,尤其是失能、部分失能、空巢、孤寡、失独、低保等有特殊服务需求的困难老年人就有187人。为解决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迎春社区探索“情满三餐享‘食惠’‘银龄’生辉映初心”工作模式,与辖区内的餐饮企业、酒店合作探索开设金秋食堂,在洪城洞子火锅店开设了首家金秋食堂,主要为阳光花园小区、南关小区83位老人提供营养丰富、价格实惠的就餐服务。随后,又在盘龙酒店、春华酒店开设了两家金秋食堂,辐射服务周边5个小区350名老人,为老年人群体量身定制“美食套餐”“文娱套餐”“养生套餐”。为了让老年人吃得舒心,迎春社区细化服务,对饭菜格外花心思,对部分浓油重盐的菜系适当减少糖和盐的用量,针对有糖尿病等基础病的老人,制作一些适合的菜品;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制作了送餐卡,为他们送餐上门。老年人在日常散步时也经常给周围人宣传医疗保险、“九率一度”等政策,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有好的建议也会向社区反馈。
  “迎春社区开办的金秋食堂拉近了居民与党群服务中心的心灵距离,为老年人积极融入社区事务治理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带动越来越多老年群体加入社区治理中,让小区老人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也实现了辖区老年人与社区管理同频共振、互融共进,不断提升社区精细化服务水平。”迎春社区党委书记王功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