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小区整治 提升城市品质
文章字数:1829
今年以来,商州区通过拆违、建设、治理“三步走”,深入推进中心城区居民小区环境整治工作,大力推行居民小区物业服务管理“4+5”新模式,为群众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拆除违建,拓展空间赢得民心
11月26日,城关街道拆除安居巷小区废旧柴棚4间、废旧门房2间、院墙80米。
11月27日,城关街道拆除安居巷小区废旧柴棚28间、违法乱搭乱建380平方米。
11月29日,城关街道拆除市药材公司家属院废旧柴棚42间,腾出公共空间420平方米。
连日来,商州区城关街道对辖区安居巷小区等地违建乱建进行拆除,掀起拆违高潮。
安居巷小区共有19栋楼,现有居民430户1200多人。小区内楼栋间围墙林立,造成空间浪费、通行不便。同时,由于年代久远,小区基础设施老旧,设施配套不足,车位紧张,绿化较少,无物业管理,无人防物防,柴棚、废弃门房、居民私自搭建的储物间等建(构)筑物多达357处(个),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城关街道组织干部通过实地勘察、走访小区居民、询问社区干部等方式,全面摸清了小区内违建的位置、数量和规模,及时组织机械、人员对违建进行彻底拆除。
“11月17日至12月1日,拆除安居巷小区柴房210间、违法建设860平方米、院墙310米,清运垃圾265车2575吨。下一步,我们将对拆除的公共区域进行硬化,增设停车位、充电桩,补齐小区功能短板,因地制宜实施绿化、亮化、美化,让群众出行更方便、居住更舒心、生活更美好。”城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郭志强说。
安居巷小区拆违只是商州区拆违工作的一个缩影。自中心城区居民小区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商州区坚决拆除小区内自建柴棚、破损露台、各楼栋间围墙等乱搭乱建,畅通消防通道;全面清理各类垃圾,消除卫生死角;整治毁绿种菜,还绿地于群众。同时,对拒不配合的,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下茬彻底整治。
完善功能,提升小区居住品质
在推进整治工作中,商州区聚焦民生领域“小切口”,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为众多“三无”小区和单位自管小区陆续增添了充电桩、遮雨棚、门禁、监控设备等设施,修建了绿化设施。
百货公司小区属于老旧小区,存在楼道乱堆乱放、设施缺乏、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困难等问题。自小区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在包抓单位和西关社区的共同努力下,为小区配套安装基础设施,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感。
“现在我们小区公共区域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配备了数量充足的灭火设备,精心规划电动自行车停车位及充电设备,温馨的居住环境让生活更加舒适。”百货公司小区居民卫艳丽说。
新区办小区也曾管理松散,人员、车辆随意进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针对问题,名人街社区和包抓单位共同发力,积极推动小区改造升级。如今,小区安装了车牌识别智能门禁系统,外来车辆随意进入的情况不复存在,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明显增强。门禁系统可与小区其他管理系统相连,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不仅提升了小区业主的安全感,还为小区管理提供了便利。
随着整治工作的推进,中心城区的“三无”小区和单位自管小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配建充电设备,增设遮雨棚,配足消防设施,合理规划停车位,修复破损墙面和路面,更换破旧设施,增绿美化环境等,让小区环境更优美、基础设施更完善、群众生活更便利。
高效治理,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为解决“三无”小区和单位自管小区“管理难”问题,商州区组建20个社区物业服务公司,并全面推行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服务公司、小区物管会、包抓单位四方协同共治,党建联建、城管执法、公安警务、司法法律、民政社团五大服务进小区的“4+5”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新模式。
由商州南秦新区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建成的智慧物业服务管理平台,对中心城区401个小区进行24小时远程监控、实时数据分析和统一管理,实现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
城关街道窑头社区党支部书记代朝利表示,“4+5”模式在小区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尤其是四方协同共治体系持续运转,社区居委会积极协调沟通,物业公司提升服务质量,小区物管会收集居民意见,包抓单位给予全力支持,让居民切实感受到贴心服务。
小区党建联建活动凝聚人心,城管执法人员维护周边环境秩序,公安警务人员加强治安巡逻使案件减少,法律援助志愿者提供法律咨询解决纠纷,社团活动增添欢乐氛围,“五大服务”进小区进一步丰富了居民生活。
随着“4+5”模式的广泛运用,商州中心城区各小区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大幅改善。这一模式明确了各方职责,注重任务落实、巩固提升、优化服务管理和跟踪督查问效等环节,成功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实现长效治理,为商州的基层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拆除违建,拓展空间赢得民心
11月26日,城关街道拆除安居巷小区废旧柴棚4间、废旧门房2间、院墙80米。
11月27日,城关街道拆除安居巷小区废旧柴棚28间、违法乱搭乱建380平方米。
11月29日,城关街道拆除市药材公司家属院废旧柴棚42间,腾出公共空间420平方米。
连日来,商州区城关街道对辖区安居巷小区等地违建乱建进行拆除,掀起拆违高潮。
安居巷小区共有19栋楼,现有居民430户1200多人。小区内楼栋间围墙林立,造成空间浪费、通行不便。同时,由于年代久远,小区基础设施老旧,设施配套不足,车位紧张,绿化较少,无物业管理,无人防物防,柴棚、废弃门房、居民私自搭建的储物间等建(构)筑物多达357处(个),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城关街道组织干部通过实地勘察、走访小区居民、询问社区干部等方式,全面摸清了小区内违建的位置、数量和规模,及时组织机械、人员对违建进行彻底拆除。
“11月17日至12月1日,拆除安居巷小区柴房210间、违法建设860平方米、院墙310米,清运垃圾265车2575吨。下一步,我们将对拆除的公共区域进行硬化,增设停车位、充电桩,补齐小区功能短板,因地制宜实施绿化、亮化、美化,让群众出行更方便、居住更舒心、生活更美好。”城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郭志强说。
安居巷小区拆违只是商州区拆违工作的一个缩影。自中心城区居民小区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商州区坚决拆除小区内自建柴棚、破损露台、各楼栋间围墙等乱搭乱建,畅通消防通道;全面清理各类垃圾,消除卫生死角;整治毁绿种菜,还绿地于群众。同时,对拒不配合的,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下茬彻底整治。
完善功能,提升小区居住品质
在推进整治工作中,商州区聚焦民生领域“小切口”,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为众多“三无”小区和单位自管小区陆续增添了充电桩、遮雨棚、门禁、监控设备等设施,修建了绿化设施。
百货公司小区属于老旧小区,存在楼道乱堆乱放、设施缺乏、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困难等问题。自小区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在包抓单位和西关社区的共同努力下,为小区配套安装基础设施,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感。
“现在我们小区公共区域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配备了数量充足的灭火设备,精心规划电动自行车停车位及充电设备,温馨的居住环境让生活更加舒适。”百货公司小区居民卫艳丽说。
新区办小区也曾管理松散,人员、车辆随意进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针对问题,名人街社区和包抓单位共同发力,积极推动小区改造升级。如今,小区安装了车牌识别智能门禁系统,外来车辆随意进入的情况不复存在,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明显增强。门禁系统可与小区其他管理系统相连,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不仅提升了小区业主的安全感,还为小区管理提供了便利。
随着整治工作的推进,中心城区的“三无”小区和单位自管小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配建充电设备,增设遮雨棚,配足消防设施,合理规划停车位,修复破损墙面和路面,更换破旧设施,增绿美化环境等,让小区环境更优美、基础设施更完善、群众生活更便利。
高效治理,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为解决“三无”小区和单位自管小区“管理难”问题,商州区组建20个社区物业服务公司,并全面推行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服务公司、小区物管会、包抓单位四方协同共治,党建联建、城管执法、公安警务、司法法律、民政社团五大服务进小区的“4+5”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新模式。
由商州南秦新区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建成的智慧物业服务管理平台,对中心城区401个小区进行24小时远程监控、实时数据分析和统一管理,实现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
城关街道窑头社区党支部书记代朝利表示,“4+5”模式在小区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尤其是四方协同共治体系持续运转,社区居委会积极协调沟通,物业公司提升服务质量,小区物管会收集居民意见,包抓单位给予全力支持,让居民切实感受到贴心服务。
小区党建联建活动凝聚人心,城管执法人员维护周边环境秩序,公安警务人员加强治安巡逻使案件减少,法律援助志愿者提供法律咨询解决纠纷,社团活动增添欢乐氛围,“五大服务”进小区进一步丰富了居民生活。
随着“4+5”模式的广泛运用,商州中心城区各小区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大幅改善。这一模式明确了各方职责,注重任务落实、巩固提升、优化服务管理和跟踪督查问效等环节,成功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实现长效治理,为商州的基层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