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韩晓鸣和她的公益之路
本报记者 方 方
文章字数:1369
韩晓鸣给贫困学生送资助金

  “无论年龄多大,只要我们心怀善意、积极作为,就能为社会增添一分温暖。”家住商州区的68岁老人韩晓鸣,在退休后参与爱心公益事业,在公益的道路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成了许多人心中的榜样。
  2016年,对于韩晓鸣来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她加入了商州区义工联合会。从此,她的生活便与公益紧密相连。
  12月2日,记者前去拜访韩晓鸣时,她正在仔细地核对困难家庭儿童的信息。她笑着说:“我退休前在办公室当会计,所以这些烦琐的工作对我来说并不难。”
  当被问及为何要成为一名志愿者时,韩晓鸣陷入了回忆,缓缓地说:“我的父亲11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为了养家糊口,他早早地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后来在村干部的建议下,参加了革命。父亲常常教育我们,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记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韩晓鸣从小就养成了助人为乐的品质。
  2002年退休后,她在生活中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就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2016年,一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看望老人等爱心活动的照片,引起了韩晓鸣的关注,激发了她内心深处对公益的渴望,于是她积极联系加入了商州区义工联合会。
  韩晓鸣在公益之路上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的足迹。2016年,为救助商州区的两名白血病儿童,她第一次上街发宣传单,筹备爱心资金。当时已经入秋,她冒着寒风坚持和60多名志愿者一起,拉着借来的音响,在城区的各大商场和街道进行宣传。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宣传一周后,慈善协会和许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10元、20元、50元……爱心资金就这样一点点地累积起来,最终筹得了两万元善款。其中一名白血病患儿小王,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恢复健康,他时常会打电话给韩晓鸣,亲切地叫她韩奶奶,给她报平安,让她放心。
  2018年冬天,在组织爱心活动的途中,协会发现商州城周边村子有部分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缺少衣物。韩晓鸣迅速统计需要帮助的人员名单,并积极行动,在朋友圈发布上门收旧衣服的信息。一些爱心企业看到她的信息后,主动提供免费的爱心车辆接送,她便利用周末时间,一家一家地上门回收衣服。“短短几周,我们就收到了很多爱心衣物,随后进行了统一发放。那些老人和孩子看到我们去看望他们,都高兴得不得了。看到他们开心,我也感到十分幸福。”韩晓鸣开心地说。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商州区高级中学有一名学生考上大学,但因家境困难而放弃学业。韩晓鸣深感惋惜,立即多方打听,联系到了该学生,承诺帮助他上大学。当韩晓鸣带着孩子重返学校时,孩子的班主任又向她推荐了另一名需要资助的高中生。
  “老师看到我是志愿者,当即给我说了另一个困难学生的情况,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帮助他。”韩晓鸣说,为了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她与协会成员积极对接身边的资源,找到了几名爱心企业家对学生进行资助。
  “这两个孩子上高中时的家长会都是我给开的,因为他们没有父母,我就是他们的家人。”韩晓鸣回忆。
  那年,她的退休金每个月只有1000元,但她仍然会拿出一部分钱给孩子们买吃的,偶尔还会给他们几百元零花钱,就是希望他们能重拾信心,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如今,这两名学生都完成了大学学业,一名参军,一名已经工作,逢年过节还会问候她。
  韩晓鸣就像一盏明灯,在公益的道路上照亮他人,用行动诠释着爱的力量。她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感染着身边的人,许多年轻人在她的影响下加入了爱心组织,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