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柞水齐心写好灾后重建“民生答卷”
文章字数:1193
  本报讯 (通讯员 梅林海)今年“7·19”洪灾发生后,柞水县始终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县级领导驻镇指挥,县直部门主动作为,镇办村组冲锋在前,广大群众不等不靠,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呈现出齐心协力重建家园的火热场景。
  科学化编制重建规划,精细化保障安全住房。柞水县按照系统思维、统筹兼顾的原则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思路,综合考量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在全面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精心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及金钱河、社川河流域重点村庄规划,既考虑耕地保护、生态环保等底线要求,又兼顾河湖划界、林地管理等政策规定,还顺应自然规律,留足水路空间,绘就了灾后重建的科学蓝图。因地制宜明确安置方式,一户一策确定补助方案,大力盘活移民搬迁房源和农村闲置房屋,鼓励引导不宜居住区域整流域搬迁,挤出资金按照镇区1000元/平方米、城区1500元/平方米标准予以补助,叠加使用危房改造、农房保险、应急救灾资金等政策措施,全县213户C级危改全部完成;275户D级危改中,选址新建安置的97户动工89户,搬迁安置的178户完成入住85户、正在装修93户;191户整体避灾搬迁中,96户选房工作有序推进,鹰嘴石、张坪等严重受灾集中居住区面貌焕然一新。
  有序化推进道路建设,高效化恢复供水设施。柞水县采取“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先应急后提升”办法,统筹整合施工力量,科学调度机械设备,争分夺秒加快进度,累计投入施工人员6829人次、机械设备1233台次,G211道路完成修复投用,S519、X218两条道路得到省高交集团援建,S313道路对接市公路局全面开工,X307全面加速推进,S102年前启动建设,通往村委会的23条水毁道路启动17条、完成6条,道路重建全面铺开、齐头并进。按照“建大并中减小”原则,规划布局全县农村供水设施工程24处,充分发挥县自来水公司和村镇供水公司两个国有企业的专业优势,上足人力,多点开花,累计铺设供水管道102.2公里,新建截渗坝27处、蓄水池27个,在11月底全面建成投用。同步健全县镇村三级饮水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一镇一站一窗口、一村两员一平台、报修报装一站式”服务,常态巡查排查,强化水质监测,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安全水。
  系统化修复农业产业,常态化开展暖心服务。柞水县注重全方位恢复农业生产,及时恢复受损农田,全力修复木耳大棚,抓紧加固养殖圈舍,加快畜禽添槽补栏,累计修复1088亩轻度受损农田,正在修复1283亩中度和2343亩重度受损农田,加固圈舍4800多平方米,引进生猪4350头,家禽补栏1.35万头(只),修复大棚276个,调运种植秋耳菌包3350万袋,灾区农业生产逐步复苏、持续好转。实行县级领导包镇、部门领导包村、镇办干部包户,对受灾群众逐户落实干部包联责任,抽调纪委监委、县委(政府)督查办和相关部门干部组成三个督查组,持续跟踪督促基础修复和住房保障工作,同步统筹政府储备及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捐赠物资,及时将米面粮油、棉衣棉被、电暖器、烤火炉等物资送到群众家中,确保所有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