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产业园里务工忙 群众增收有希望
本报记者 贾书章
文章字数:966
  “有了中药材育苗园,我这个50多岁的家庭妇女有了事情干,每天和一群姐妹在园子里务工,冬天冻不着,活又不太累,一月下来能领到一千七八的务工钱。感谢镇政府引进的这个育苗园子,让咱这一帮子妇女有了在家门口挣钱的门路!”11月30日,阳光明媚。在丹凤县土门镇土门村新西组中药材育苗产业园里,土门村务工妇女索芳妮一边用小锄挖白及苗一边高兴地说。
  正午的阳光照进中药材育苗塑料大棚内,棚子里温度达到18℃,温暖如春。碧绿葱嫩的白及苗生机勃勃,长势喜人。同索芳妮一块务工的30多名妇女在忙着挖白及苗,忙碌的大棚里一片欢声笑语。
  丹凤英武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徐颖介绍,土门镇中药材育苗产业园共占地70亩,现已完成总投资1500多万元,由土门镇8个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体金钟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引进,丹凤英武农业有限公司联合兴建。中药材育苗项目计划4年(2022年—2025年)分三期建成。第一期投资360万元,发展黄精、苍术、白及等中药材育苗49棚,目前已经完成。第二期投资1800万元,在土门镇流转土地500亩,建成滇银花3号中药材种植基地1个,辐射带动全镇350户农户发展滇银花3号种植2000亩,现已建成1个占地2500多亩的中药材示范园区。2025年,第三期计划投资1200多万元,将建成标准化的中药材加工厂区、数字化仓储车间,真正达到集育苗、种植、加工、回收、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今年3月以来,在县上有关部门和镇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已完成中药材良种繁育49棚,其中苍术8棚,每棚出苗约50万株,总出苗约400万株。黄精22棚,每棚出苗约30万株,总出苗约660万株。白及19棚,每棚出苗约750万株,总出苗约4750万株。按照目前的出苗率和市场价,每棚的年收益在15万元,年总收益可达600多万元。
  经过近一年的发展探索,中药材育苗项目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佳,增收效果强。
  “随着‘三农’政策的不断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环保绿色观念进一步提升,中药康养观念走进了群众生活,加之全国中药材的高药价造成了育苗出现断档现象,因此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市场前景看好。我们引进建设这个中药材育苗产业园增收效果明显,今年基地共吸收本地劳动力35人,户均增收2.2万元,为集体经济年分红7.4万元。2024草药医学发展大会在丹凤召开,更加坚定了我们镇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到明年土门镇中药材育苗基地全部建成后,基地用工人数将达到150人,年人均收入预计1.8万元以上。”土门镇镇长杨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