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健全机制 整合资源 规范管理
市财政局强化监督助推财政资金使用提质增效
文章字数:1308
  本报讯 (记者 米子扬)近年来,市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财政监管闭环管理要求,以财会监督为抓手,健全监督机制,整合监督资源,强化监督整改,规范资金管理,推动财会监督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提升财政管理质效,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立”字当头建机制。发挥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意识,对财会监督重点任务、体制机制建设、协同贯通联动等作了明确规定,推动全市构建财会监督工作体系。持续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高数据校验控制、预警提示、统计分析、综合查询、线索推送、整改跟踪等功能,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程监管。建立市级财会监督协调、加强问题线索报送和日常监督与预算绩效管理定期报送“三项机制”,协调推动财会监督重大问题处理和结果运用,推进财会监督走深走实。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等方式,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前移监督关口,更加注重事前监督提示预警、及早控制,事中监督纠错纠偏、及时止损。积极推动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制定出台《关于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纵横贯通协同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促进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财会监督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发挥财政管理“双引擎”作用,实施财会监督和绩效管理有机融合,建立健全工作计划会商、信息线索共享、工作成果共用、反馈整改共促联动的工作机制,将财会监督成效、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直接挂钩综合运用,提高监督评价结果在提升财政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改”字提质显成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整改,做实财会监督后“半篇文章”。成立推进市级财会监督和审计监督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专班,建立健全责任落实、问题反馈、督导指导、检查验收、台账销号、整改提升闭环管理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梳理通报整改情况,推动问题整改落实。修订完善《财会监督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问题整改相关责任和任务,督促被查单位限期完成整改任务。近年来,市、县财政部门围绕资金管理、政府采购、绩效管理、财会监督等,修订完善各类资金管理规定和制度措施80多项,有效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严”字把关强管理。建立健全全市基层财政干部信息库,向基层镇(街道)财政所授权授责,负责前置审查,对前置审查合格的项目签字背书,对后续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等配合县级财政部门履行监督职责,对违规违纪行为负连带责任,有效解决基层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变更项目、截留资金的问题。建立财政资金市级指标台账管理机制,对财政资金收支实行总额控制。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审批和拨付流程,坚持“先有预算、再有指标、后有支出”原则,强化资金拨付控制措施,严把资金拨付审核关口,保障财政资金运行更安全、更高效。
  “细”字着眼重服务。将市级200多个预算单位划分为三级网格,实行“4个1”包抓机制,即1位领导、1个科室、1个小组、1名财政干部对口包抓单位。市级财政干部担任财会网格服务员,采取定期上门、随时远程、统一集中等多种形式,精准开展财务内控、会计核算、预决算编制公开、政府采购、预算评审、资产管理、项目资金申报、预算绩效管理、非税收缴等业务的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财政财务管理质效,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