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08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陕西朝阳动力电池总装基地项目(一期)
文章字数:1140

  项目所属产业链:陕西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
  建设地点:丹凤中小企业孵化园
  投资主体:陕西朝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年限:2023年—2025年 开工时间:2023年9月
  总投资额:3.3亿元 完成投资:1.8亿元
  建设内容:在中小企业孵化园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总投资1.8亿元,建成储能电池全链条生产车间(包括配料车间、涂布车间、对辊车间、制片车间、组装车间、烘烤车间、注液车间、清洗车间、套膜车间、老化车间、分容检测车间、包装车间等),主要建设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项目总部基地、动力和储能电池研发中心,购置动力设备系统2套、除湿设备2套、NMP回收系统2套,其他生产设备210台/套;二期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主要建设大圆柱磷酸铁32140/46140动力电池生产线和动力电池PACK线。
  项目亮点:一是“腾笼换鸟”彻底。为推动朝阳动力电池项目加快落地,丹凤县高新区果断腾退了园区4家低效僵尸企业,腾出3栋厂房共计3万平方米,并对5号厂房全面升级改造,相关设备进行了高度定制化、紧凑化、轻量化升级。项目从开始洽谈招引到建成试产,仅用不到10个月时间,盘活了闲置资源,提升了亩均效益,相关做法得到了省工信厅的高度赞赏,认为可作为典型案例全省推广。二是生产工序尖端。朝阳动力生产线均引用国内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其中高速喷涂线、辊分一体机性能在全省属领先地位,搅拌生产线处于国内前沿位置,可实现原材料的微米级粉碎处理。整套系统采用数字化管控,实现了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溯源,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极限产能每天可达6万支。三是产品性能先进。朝阳动力产品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陕煤技术研究院、中南大学等机构参与联合研发,与12所重点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拥有多项专利及120余种产品型号。国内同类产品平均能量密度在140—170瓦时每千克,该企业能做到180—210瓦时每千克,循环寿命可达1万次以上,体积密度、充电时间、温度特性等各项指标在行业内均属先进水平。四是供销关系最稳定。目前,朝阳动力已同国内外猛狮科技、赣锋锂业、亿纬锂能等上下游10余家企业确定了长期供销关系,拥有从原料采购到成品销售的全过程供应体系,确保了企业后期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企业早日上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意义:新能源电池产业是我市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也是丹凤县聚力打造“两新”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朝阳动力电池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电源、电动汽车、新能源船舶、光伏储能电站,以及国家安全项目、安防系统、城乡规模储能、UPS电源等多个领域,有望成为西北地区新能源电池行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达产达效后,亩均投资4400万元,亩均产值6670万元,亩均纳税670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
  项目进展:一期项目已经建成投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