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党建+”红色引擎 引领高质量发展
文章字数:1675
今年以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两提两先”为驱动,以“党内法规制度落实年”为契机,以打造“党建+”红色引擎为抓手,紧盯“五好”党委、“四强”党支部建设,深入推进“分类指导、争先进位”行动,树牢“党建+”理念,全力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互融互促,为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红色”动能。
“党建+理论学习” 把好“航向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育人。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丰富学习形式,融通“线上+线下”学习渠道,利用“一站一微一栏”及校园广播等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载体,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融入日常,扎实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打造党建前沿阵地,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党员学习教育格局,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学生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师资建设” 育好“引路人”
坚持以党建引领带动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坚持师德第一标准,严格实行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引导全体教师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中涵养育人智慧。聚力建强师资队伍,强化人才“引留育用”,大力实施“师表”“青蓝”“名师”“双师型”等工程和“英才计划”及“博士培养计划”。积极引进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招聘医学类及紧缺专业教师,鼓励广大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改革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师资队伍提优增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党建+产学研用” 打好“融合牌”
学院党委坚持党建赋能发展优势,推动校企产教融合,不断弥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之间的“鸿沟”,推进产学研用四位一体、深度融合。先后与中电云公司共同成立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充分发挥双方集中优势,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中低端应用型数字经济技术人才;与陕西联侨教育发展集团共建华侨学院,组织优秀学生赴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开展研学活动。与施耐德电气、西安贝巢口腔等企业建立就业实训基地,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引进一批企业的能工巧匠,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全面对接,打好产教融合牌,努力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困境,走出毕业即失业的怪圈。
“党建+绩效考评” 用好“指挥棒”
学院党委坚持把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把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情况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并与评优评先、表彰奖励、提拔任用等事项挂钩,真正把推动融合发展的责任落到实处。把党建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年度市管县级干部实绩考核、教职工个人考核、师德师风专项考核、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形成抓业务必抓党建、将党建融入业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大力表彰先进,组织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勇担当、敢作为、善作为,为学院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党建+社会服务” 扛好“责任旗”
学院党委始终扛牢职业院校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对接相关部门、企业,积极开展康养、医护、教育、乡村振兴等行业培训,赋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选优派强工作力量,驻村帮扶聚焦“五大振兴”,发挥高等院校资源优势,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夯实基础,以创新发展的思维稳固产业发展短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市2023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医学院、护理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暑期“三下乡”“三促”等活动,辐射商州、山阳两区县。反哺基础教育,实验幼儿园顺利完成省级示范园创建任务,实验中学升学率稳居商州区公办中学前茅。50余名党员干部甘做“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高校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通过实施“党建+”模式,党建引领促进作用不断发挥,学院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成绩斐然、教风学风持续向好,社会服务功能凸显,党建与业务融合更加紧密,学院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市委机关工委供稿)
“党建+理论学习” 把好“航向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育人。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丰富学习形式,融通“线上+线下”学习渠道,利用“一站一微一栏”及校园广播等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载体,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融入日常,扎实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打造党建前沿阵地,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党员学习教育格局,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学生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师资建设” 育好“引路人”
坚持以党建引领带动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坚持师德第一标准,严格实行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引导全体教师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中涵养育人智慧。聚力建强师资队伍,强化人才“引留育用”,大力实施“师表”“青蓝”“名师”“双师型”等工程和“英才计划”及“博士培养计划”。积极引进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招聘医学类及紧缺专业教师,鼓励广大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改革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师资队伍提优增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党建+产学研用” 打好“融合牌”
学院党委坚持党建赋能发展优势,推动校企产教融合,不断弥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之间的“鸿沟”,推进产学研用四位一体、深度融合。先后与中电云公司共同成立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充分发挥双方集中优势,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中低端应用型数字经济技术人才;与陕西联侨教育发展集团共建华侨学院,组织优秀学生赴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开展研学活动。与施耐德电气、西安贝巢口腔等企业建立就业实训基地,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引进一批企业的能工巧匠,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全面对接,打好产教融合牌,努力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困境,走出毕业即失业的怪圈。
“党建+绩效考评” 用好“指挥棒”
学院党委坚持把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把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情况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并与评优评先、表彰奖励、提拔任用等事项挂钩,真正把推动融合发展的责任落到实处。把党建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年度市管县级干部实绩考核、教职工个人考核、师德师风专项考核、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形成抓业务必抓党建、将党建融入业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大力表彰先进,组织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勇担当、敢作为、善作为,为学院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党建+社会服务” 扛好“责任旗”
学院党委始终扛牢职业院校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对接相关部门、企业,积极开展康养、医护、教育、乡村振兴等行业培训,赋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选优派强工作力量,驻村帮扶聚焦“五大振兴”,发挥高等院校资源优势,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夯实基础,以创新发展的思维稳固产业发展短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市2023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医学院、护理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暑期“三下乡”“三促”等活动,辐射商州、山阳两区县。反哺基础教育,实验幼儿园顺利完成省级示范园创建任务,实验中学升学率稳居商州区公办中学前茅。50余名党员干部甘做“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高校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通过实施“党建+”模式,党建引领促进作用不断发挥,学院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成绩斐然、教风学风持续向好,社会服务功能凸显,党建与业务融合更加紧密,学院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市委机关工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