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丰收好“钱”景
文章字数:764
秋末冬初,遍地金黄。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山阳县西照川镇黄泥河、西川等村(社区)瓜蒌种植基地也迎来了丰收。一排排整齐的瓜蒌架下挂满了金黄色的瓜蒌,村民们来回穿梭于藤蔓下,精心挑选成熟瓜蒌,开瓜取籽,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瓜蒌又名栝楼、吊瓜,其果实、果皮、根等均可入药,瓜蒌籽也可食用,整个瓜蒌全身都是宝,市场前景广阔。
西川社区瓜蒌种植基地经营户陈相今年才开始试种,没想到收成远远超出其预期。“虽然受水灾影响,但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及时排干了基地内的积水,瓜蒌收成几乎没受影响。”陈相掰着指头算道,“今年光青瓜就收入20万元,黄瓜可取籽5吨,预计可收入75万元。目前已带动附近40名群众务工,人均增收2700元。”
西照川镇位于山阳县东南部,地处秦岭腹地,地理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瓜蒌生长。“瓜蒌是一年植苗、四年连续收益,除第一年投资较大外,后期抛开人工费,基本上没有其他开销,我看好这个产业的前景。”黄泥河村瓜蒌基地经营人华同心乐呵呵地说。
据悉,2022年3月,西照川镇首次招商引进瓜蒌产业,试种300亩,收获颇丰。次年3月,镇党委、政府数次前往安徽潜山、亳州等地考察,调研发现瓜蒌市场前景广阔,是典型的“短平快”绿色生态产业,随即决定将瓜蒌作为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产业,探索创新出“主体经营+土地入股+农户托管+企村分红”的联农带农新机制,实现“一地生四金”效果。
截至目前,西照川镇共发展瓜蒌种植1500亩,带动600户群众户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预计实现年收益480万元,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柱。西照川镇镇长唐启华表示,西照川镇将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按照定一个规划、找一条路子、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四个一”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收益和村民增收,为全镇人民创造一片增收好“钱”景。
瓜蒌又名栝楼、吊瓜,其果实、果皮、根等均可入药,瓜蒌籽也可食用,整个瓜蒌全身都是宝,市场前景广阔。
西川社区瓜蒌种植基地经营户陈相今年才开始试种,没想到收成远远超出其预期。“虽然受水灾影响,但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及时排干了基地内的积水,瓜蒌收成几乎没受影响。”陈相掰着指头算道,“今年光青瓜就收入20万元,黄瓜可取籽5吨,预计可收入75万元。目前已带动附近40名群众务工,人均增收2700元。”
西照川镇位于山阳县东南部,地处秦岭腹地,地理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瓜蒌生长。“瓜蒌是一年植苗、四年连续收益,除第一年投资较大外,后期抛开人工费,基本上没有其他开销,我看好这个产业的前景。”黄泥河村瓜蒌基地经营人华同心乐呵呵地说。
据悉,2022年3月,西照川镇首次招商引进瓜蒌产业,试种300亩,收获颇丰。次年3月,镇党委、政府数次前往安徽潜山、亳州等地考察,调研发现瓜蒌市场前景广阔,是典型的“短平快”绿色生态产业,随即决定将瓜蒌作为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产业,探索创新出“主体经营+土地入股+农户托管+企村分红”的联农带农新机制,实现“一地生四金”效果。
截至目前,西照川镇共发展瓜蒌种植1500亩,带动600户群众户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预计实现年收益480万元,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柱。西照川镇镇长唐启华表示,西照川镇将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按照定一个规划、找一条路子、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四个一”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收益和村民增收,为全镇人民创造一片增收好“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