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盖寺镇 和美画卷满目新
文章字数:1650
![](/slrb/20241112/mhtml/033ea4738331c742a7b47d9a16200f0f_img_370_1021_342_202.png)
“醉”美十月天,小镇展新颜。镇安县云盖寺镇因千年佛教名刹云盖寺而得名,起源于汉代,兴于武唐,盛于明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近年来,云盖寺镇坚持以“三园一屋一净”行动为抓手,通过“抓党建、促引领、优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在田间地头连“点”成“线”,于山川中画“线”成“面”,绘就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
建强队伍
“只有组织兴,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只有组织强,才能实现乡村振兴。”10月28日,云盖寺镇党委书记全亮说,“云盖寺镇始终坚持抓住组织振兴这个根本,努力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上下功夫。”
建强“桥头堡”。以标准化党支部为引领,突出政治功能,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战斗力,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严格开展“乡音党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等党内政治生活。高效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行动,现有一类党支部2个、二类党支部4个、三类党支部2个,实现村级阵地标准化提质改造全覆盖。
借力“聚英才”。大力实施“归雁”行动,引导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优秀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逐步形成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后备干部的“老中青”三代干事创业群体。同时,建立一对一“帮带式”培养机制,实行“跟岗锻炼”,通过“扶上马、再送一程”,让新干部迅速成长成熟。
激活“强引擎”。以资源优势为载体,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制定印发了《云盖寺镇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分类指导、培强增效”实施方案》,重点打造花园易地搬迁后续产业扶持,恒丰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云镇社区设施蔬菜体验线和中小企业孵化园等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全镇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截至9月底,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5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9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
壮大产业
“产业旺则乡村旺,集体富则群众富。云盖寺镇坚持因地制宜、多村联建的思路,着力做精做优‘土特产’文章。”镇长邹定华说。
坚持片区联动。按照地域走向、发展趋势和人口分布等规律,以片区为单位进行产业规划,以香菇、木耳、魔芋种植为基础,以永丰挂面、兴胜天麻、永鑫猪苓合作社为牵引,强化区域联动,加快构建绿色循环农业发展长效机制,促进全镇产业结构逐步向多元化、精细化发展。
坚持壮大特色。依托云盖寺黑木耳、挂面特色品牌,由陕西省劳模余之超牵头建成木耳食用菌厂一座,年产食用菌1000万袋,发展木耳种植示范基地530亩,产值120多万元,可为400多名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坚持融合发展。依托乡村山、水、田、园、林、药、果资源,持续推进果文旅、林文旅、园文旅、药文旅、景镇村(社区)融合发展,建成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10个,鼓励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积极打造“十里画廊、金果飘香”乡村振兴示范线和山川“寻根古商道,相约在云镇”镇安古镇风情线。
夯实基层
云盖寺镇坚持发展和完善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从“三个坚持”入手开展基层治理。
坚持自治强基。聚焦村域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环境卫生整治,开展移风易俗等难点,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村民自治组织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老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新乡贤能人等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建成了镇云公路“郁树临枫·菌美古镇风景线”,云木公路“古镇相伴·药材飘香风情线”、云庙国道“花漾果蔬·田野牧歌农耕线”等景点。
坚持镇治为先。以全省文明乡镇创建为抓手,组织开展“拒绝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和“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依托党员爱心驿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多次。结合“结对帮扶·爱心镇安”工程,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20多次。
坚持法治为本。借力“枫桥经验”,采取宣教为先、摸排为主、调解兜底的方式,解决群众诉求多样化引发的深层次矛盾纠纷等现实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走出了一条符合基层实际的乡村善治模式。
“云盖寺镇将扛牢职责,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砥砺奋进,让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让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和美家园如诗如画。”全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