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丹协作助推“丹凤厨工” 劳务品牌发展壮大
文章字数:1025
本报讯 (通讯员张高)雨丹联络组和丹凤县人社部门,立足南京就业市场需求和丹凤在南京务工人员现状,创新推行雨丹劳务协作定制、定向、定效“三定”模式,通过政府、人力资源机构、用工企业多方联动,形成涵盖就业信息征集推送、订单定向培训、劳务品牌打造、劳动者权益维护等“丹凤厨工”劳务品牌体系,推动了丹凤劳务产业规范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县上成立“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工作专班,对接雨花台区人社部门,联合劳务企业、驻外劳务输出工作站建立涵盖就业调查、就业服务、创业支持、社保服务、共享用工等多方面的“丹凤厨工”劳动力资源系统,开发“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就业服务系统,同时,成立“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建设指导中心,确定品牌运营公司,设置品牌专用标识,全面支持劳务品牌打造工作。
雨丹联络组强化对“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创建过程支持,设立餐饮行业及上下游企业创业、技能培训、带动就业奖补项目,被认定为“丹凤厨工”示范个体户、企业,分别给予2000元、1万元奖补,对劳务输出到南京市雨花台区的就业人员,在就业地给予求职、创业、培训、社保等政策支持,目前开展雨丹协作劳务骨干培训2期150人次,累计投入各项苏陕协作资金超过100万元。
雨丹联络组和县人社局对接企事业单位建立用工用岗信息数据库,针对用工需求,对务工人员进行餐饮类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对餐饮企业开设新型学徒制培训或在岗职工技能提升课程。协调第三方机构,每年对200名以上在餐饮行业就业的丹凤籍劳动力进行技能等级认定。依托规模餐饮企业和认定等级达到二级(技师)以上人员,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专家工作室,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丹凤厨工”创业孵化基地、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培训实训基地、技能鉴定中心各1个,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家,建设驻外劳务工作站11家。
雨丹联络组发挥雨花台区劳务市场成熟优势,以“丹凤厨工”品牌为引领,加强示范企业认定,大力发挥企业在收集劳务信息、拓展劳务渠道、开展技能培训、带动群众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推动企业与政府联合建立创业基地、技能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及鉴定中心,构建集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和职业认证、创业支持、权益维护等“六位一体”的劳务保障体系,开展从户籍地到就业地“一站式”服务。
在雨丹两地的共同努力下,“丹凤厨工”劳务品牌不断壮大,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丹凤籍劳动力在江苏创业310人、从事餐饮服务4200多人、从事餐饮配套产业链工作580人,通过“丹凤厨工”劳务品牌输送务工人员1.2万多人,有效助推群众增收致富。
县上成立“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工作专班,对接雨花台区人社部门,联合劳务企业、驻外劳务输出工作站建立涵盖就业调查、就业服务、创业支持、社保服务、共享用工等多方面的“丹凤厨工”劳动力资源系统,开发“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就业服务系统,同时,成立“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建设指导中心,确定品牌运营公司,设置品牌专用标识,全面支持劳务品牌打造工作。
雨丹联络组强化对“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创建过程支持,设立餐饮行业及上下游企业创业、技能培训、带动就业奖补项目,被认定为“丹凤厨工”示范个体户、企业,分别给予2000元、1万元奖补,对劳务输出到南京市雨花台区的就业人员,在就业地给予求职、创业、培训、社保等政策支持,目前开展雨丹协作劳务骨干培训2期150人次,累计投入各项苏陕协作资金超过100万元。
雨丹联络组和县人社局对接企事业单位建立用工用岗信息数据库,针对用工需求,对务工人员进行餐饮类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对餐饮企业开设新型学徒制培训或在岗职工技能提升课程。协调第三方机构,每年对200名以上在餐饮行业就业的丹凤籍劳动力进行技能等级认定。依托规模餐饮企业和认定等级达到二级(技师)以上人员,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专家工作室,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丹凤厨工”创业孵化基地、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培训实训基地、技能鉴定中心各1个,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家,建设驻外劳务工作站11家。
雨丹联络组发挥雨花台区劳务市场成熟优势,以“丹凤厨工”品牌为引领,加强示范企业认定,大力发挥企业在收集劳务信息、拓展劳务渠道、开展技能培训、带动群众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推动企业与政府联合建立创业基地、技能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及鉴定中心,构建集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和职业认证、创业支持、权益维护等“六位一体”的劳务保障体系,开展从户籍地到就业地“一站式”服务。
在雨丹两地的共同努力下,“丹凤厨工”劳务品牌不断壮大,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丹凤籍劳动力在江苏创业310人、从事餐饮服务4200多人、从事餐饮配套产业链工作580人,通过“丹凤厨工”劳务品牌输送务工人员1.2万多人,有效助推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