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警惕呼吸道疾病
文章字数:1160
冬季来临,陕西省疾控中心提示公众注意诺如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新冠感染、手足口病、其它呼吸道传染病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一旦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带病上学/上班,患者建议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复课/复工。
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为流感高发季节,近期流感病例小幅上升,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应继续做好防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就可以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但6—8个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而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前1—2个月接种才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感高峰期应避免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必要时科学佩戴口罩。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学/上班,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加强园内的环境卫生和教室的通风消毒,切实落实好晨午检制度、缺课、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学校如发生流感暴发,必要时应采取停课措施。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高发。每年10—11月是手足口病发病小高峰,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机构人群密集,易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拖延治疗或误诊易使患儿发展成为重症病例,甚至导致死亡,并及时告知所在幼托机构,以便及时消毒、处理。
秋冬季还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将明显增加,学校等集体单位为暴发疫情高风险场所。
此外,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峰月份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与燃煤取暖季节基本一致。室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要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正确安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如发现可疑患者,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同时叫救护车,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流感≠普通感冒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与通常所说的感冒不同,它特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症状以高热(可达39℃—40℃)、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多数症状轻微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可治愈,但个别症状重者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等严重情况,预后较差。据西安市疾控中心传染性疾病控制副主任医师冀贞浩介绍: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接种流感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手段,可以显著降低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所以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很有必要。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至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一旦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带病上学/上班,患者建议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复课/复工。
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为流感高发季节,近期流感病例小幅上升,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应继续做好防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就可以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但6—8个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而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前1—2个月接种才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感高峰期应避免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必要时科学佩戴口罩。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学/上班,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加强园内的环境卫生和教室的通风消毒,切实落实好晨午检制度、缺课、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学校如发生流感暴发,必要时应采取停课措施。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高发。每年10—11月是手足口病发病小高峰,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机构人群密集,易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拖延治疗或误诊易使患儿发展成为重症病例,甚至导致死亡,并及时告知所在幼托机构,以便及时消毒、处理。
秋冬季还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将明显增加,学校等集体单位为暴发疫情高风险场所。
此外,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峰月份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与燃煤取暖季节基本一致。室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要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正确安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如发现可疑患者,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同时叫救护车,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流感≠普通感冒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与通常所说的感冒不同,它特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症状以高热(可达39℃—40℃)、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多数症状轻微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可治愈,但个别症状重者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等严重情况,预后较差。据西安市疾控中心传染性疾病控制副主任医师冀贞浩介绍: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接种流感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手段,可以显著降低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所以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很有必要。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至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