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夫郑孔江
文章字数:2207
![](/slrb/20241031/mhtml/137d02ed891df305741af3275a6e68a9_img_10_213_334_223.png)
![](/slrb/20241031/mhtml/137d02ed891df305741af3275a6e68a9_img_179_359_351_197.png)
“最近饭量如何?睡眠质量怎么样?请把舌头伸出来,让我看看……”10月29日下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老年病区住院部的病房里,郑孔江正在查房,他一边耐心地询问症状,一边细心观察患者面色,叮嘱患者注意事项,还时不时地安慰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作为商洛市名中医、商洛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和中西医结合科主任,郑孔江平均每天要接诊30多名患者。在郑孔江坐诊期间,每天早上不到8点,诊室里就挤满了前来求诊的患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及周边市县。
郑孔江从事中医临床35余载,是商洛市中心医院最早一批引进回来的医学博士,步入花甲之年的郑孔江仍然精神矍铄,谈起自己的医学事业仍然慷慨激昂,谈吐中既能感受到一位老中医的儒雅,也能感受到其气质里散发出的深厚国学底蕴。他熟读经典,尤其对自己从医生涯的治病救人理念格外看重。“我认为作为一名医生要拥有政治家的头脑,运用大局观去看待病人的病情,任何疾病的生长,都有时间的积累,中医讲究养心,调剂平衡,治疗过程中需整体和局部相结合。”郑孔江说,无论是养生还是疗疾,都需要辨证施药、中西结合,他不仅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咳嗽、气喘等疾病,还在胃肠道、小儿厌食脾虚等疾病治疗中取得良好成效,救治了无数病患。
经验方研制成“益气通督汤”治疗脑梗、脑出血后遗症;“健脾清肺汤”治疗少儿脾虚厌食、消化不良;逍遥散疏肝理脾、缓解平滑肌痉挛,和其他一些中药对症下药后治疗咳嗽顽疾……在35年的从医生涯中,郑孔江悉心研习、博汲精要,总结了不少中医药的良方。
疑难杂症,多缠绵难愈,其机因复杂,治疗中往往需要漫长的过程。对此,郑孔江有着自己鲜明的辩证思维和独特的见解。他提倡慢病慢治、微调平衡,以调整体质和增强患者免疫力为关键,体质的好坏
决定身体的方向。对于危重病人,他也从不放弃。每次为病人看病,他都会从长远治愈病人,以求康复的角度出发,制定出每个人治病的疗程,从不敷衍了事、只顾眼前。
前不久刚从商洛市中心医院老年病区出院的李拉娃就是因为看病结识了郑孔江,10年前李拉娃因为严重的冠心病、脑梗、消化道疾病找到郑孔江,由于当时病情严重,再加上已经80多岁,李拉娃对自己的病没有抱很大希望,但郑孔江仔细地为李拉娃望诊,不断地鼓励李拉娃:“调节心情,要相信自己慢慢会好起来,我相信你一定能战胜病魔。”慢慢地,在郑孔江的耐心治疗下,李拉娃一天天好转,如今已经过去10个年头,今年李拉娃住院保养调理还是找郑孔江。
郑孔江不仅治疗疾病,还治愈人心。针对那些心情悲观的病人,郑孔江总是鼓励他们。“医生有时候不仅仅是为病人看病,他还是病人的心理支撑和精神支柱。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治愈’是‘有时’的,不是无限的。医学发展至今,仍有许多无能为力,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但我们可以给予患者治疗援助,给予温情慰藉。”郑孔江告诉记者。
癌症是现代医学十分头痛的疾病,郑孔江以中医扶持正气、驱逐癌毒的治则,为一些患癌病人有效改善症状,延长生命。多年前,郑孔江还在北京从医,当时有位癌症患者消化道开始大出血,医生已经向病人家属下达病危通知书,但家属不愿放弃,带着一线希望寻到郑孔江,郑孔江并没有因为患者的危重病情拒绝看诊,他经过仔细望诊后,认为患者还有生存的希望,与家属沟通后他为患者凉血解毒,通过中医治疗手段,为患者延缓了3年寿命。事后家属当面感谢郑孔江,癌症扩散基本不可逆转,但因为郑孔江力挽狂澜的治疗,他又多了3年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见人疾如己疾,见人忧如己忧,是郑孔江的行医风格。他将病人放在第一位,遣方用药处处体现对患者的呵护。正如他所说:“患者生了病,已是痛苦之事,用药要精心,不仅要照顾到病人的病情,还要及时关注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家庭情况,要让患者易于接受,贵在坚持,才能体现疗效。”不少患者都表示,郑孔江的药方不仅精简,还便宜,往往是药简效彰。
因郑孔江医术精湛、愈患无数,多年来,找他求医问诊的人不计其数,为了帮助更多患者,郑孔江经常推迟下班时间,为挂不上号的病人加号、加班看诊。面对超负荷的门诊量,郑孔江没有一句推脱之词,他还利用周末时间在山阳县晨辉医院坐诊,每年还会抽出时间外出为农村病人义诊。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在专家门诊,周一、周四查病房,其他时间会诊疑难病例,是他雷打不动的工作安排。他也曾因为手头工作繁重,好几次错过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
承岐黄星火,传中医经典。多年来,郑孔江在传承弘扬中医文化的道路上从未停歇,始终把传播中医药文化视为己任,经常举办义诊服务活动,让中医走进社区、走进群众。同时,他也十分关注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科室人员,传、帮、带各级医师,分析疑难杂症、开专题讲座,培养青年医师。郑孔江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其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的专业技能、高尚的医德医风,引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中医人在从医道路上走得更远。
怎样才称得上是一名好医生?医者孙思邈在100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大医精诚”,“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杏林35载,作为医者,郑孔江想患者之想,急患者之需,秉持“医者仁心”,对待患者不分家境贫富、社会地位高低,把患者生命和健康的托付作为自己神圣的责任,竭力为病人提供科学、合理、经济、人文、关爱的诊断和治疗;作为学者,他笔耕不辍,挖掘新识,守正创新;作为师者,他以身作则,传道授业,有教无类,深深地影响学生后辈;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新时代的“大医精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