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点 赞
陈世敏
文章字数:1357
  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标签,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语言。在当今这个网络社交时代,“点赞”无疑当算这个时代里的高频词。
  拍了美图,或有了生活感悟,或有美文发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想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获与好友分享。但这又不是什么紧要之事,打电话或者登门告知未免小题大做,于是发一个朋友圈,简便快捷。这样,既遂了自己分享的心愿,又省了联络的尴尬与麻烦。
  看到“圈”的好友,觉得信息内容不错,又懒得回复或者想不到该回复什么,就点个赞。被点赞者实现了分享的心愿,点赞者获得了相关的信息,实现了双方共赢,皆大欢喜。这种点赞是互动参与型点赞,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类型。
  彼此关系要好,点赞表示关注和声援,类似于聊天中的“呵呵、嗯嗯”等,至于“圈”的内容无所谓,是使用微信的一种态度。这种点赞属于应酬型点赞。
  还有些朋友圈发布投票、广告等活动,索要一定数量的点赞。好友碍于情面点赞,常常有一种被点赞的感觉。有些评优活动,对候选人也有一定赞量的要求。致使候选人调动亲戚朋友,甚或朋友的朋友发“圈”求赞。一时为了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大家都在点赞投票。为素昧平生的、外省外市的、乱七八糟的人点赞。不知道这种浩瀚的赞量能说明什么,有多少实质意义。这种点赞属于利益型点赞。求赞者无奈,点赞者厌烦。
  还有一种点赞族,见到信息,总是习惯性地去点赞。这种点赞比较随意,没有多少真情实意。
  点赞和赞同有关联,但不同。在英语里很好解释,点赞是like,有“喜欢、认同”之意;而赞同是agree,就是“同意、赞成”的意思。点赞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直觉的,浅表的,感性的回应,或者说是赞同的初级阶段;而赞同作为一种表达方式,需要分析和内化,具有稳定性、指向性和评判性,它是深刻的、理性的,或者说是点赞发展的高级阶段。
  相对于赞同,点赞作为一种回应方式,除了与心理认同有关外,点赞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点赞一按即可,不费心思,操作简单,随便就能给个赞。熟悉的人彼此支持一下,借此沟通感情,来个赞。点赞之后可以收获赞,被点赞后表示感谢也给别人来个赞等。
  当然,生活中有些人发“圈”太滥,信手拈来,不做甄别,那就另当别论。他们天天发,随时随地发,今天发个早餐煎饼,明天发个晚餐稀饭,甚或小孩的尿片,宠物的撒欢……这些“晒”生活,刷存在感的“圈”,或可自赏,大可不必亦步亦趋地点赞。再有耐心的好友,也有点赞点烦了的时候。
  但是,对于确实有质量的“圈”,有真挚感情的好友,有认同的心,还是点个赞的好。即使你的内心再怎么认同,如果不表达出来,举手之劳的赞都不点一下,又有谁知道你一直在关注他呢?微信圈内有好多朋友,平时不交往,甚至连点个赞的热情都没有了,虽然还在“圈”内,那距离到“圈”外还有多远呢?
  点赞应该有诚意。“圈”里刚刚发了一篇两千字的美文,一分钟不到就收获了好多赞,这让发“圈”的人情何以堪?更有甚者,有人“圈”里发了亲友的丧葬信息,有热心好友看也不看,随手就一赞,闹出了不应有的尴尬。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先看完内容,对于“圈”的内容认同的话,不妨点个赞,再发个真诚的评论。这样,让自己的真情和热情传递出去,让被点赞者感受到你的温暖,有个会心的微笑,岂不美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久而久之,你的“圈”也会人气满满。
  打理好自己的“圈”,真诚而友善地点赞,其实也是一种养心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