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有保障
——我市持续推进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政策落实
文章字数:1406
  本报通讯员 姜枝朝 李字武 李敏郡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畅通就业信息、拓展供需渠道,做好企业用工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推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今年以来,我市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坚持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并重,不断深化细化劳务协作,精准对接就业岗位,持续培育新的用工主体,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切实筑牢就业民生底线。
  近日,刚开工不久的柞水润安毛绒玩具厂下梁分厂,正在对第三批新入厂员工进行以工代训。家住附近社区的王娜是最早一批来到玩具厂上班的工人,现在她每天除了完成自己工位上的生产外,还负责起了新人培训。
  “我们之前因为要在家带娃不能出远门,只能偶尔在附近打打零工,自从这个玩具厂建成开工后,我们就有个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工资也比较可观的,每个月差不多四五千元呢。”谈及当前的工作,王娜高兴地说。
  柞水县润安毛绒玩具厂是柞水县叩门招商引进的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已解决160多人就业。为了让更多搬迁群众乐业安居,县就业服务中心牵线搭桥,以“家门口工厂”的新型就业形式,在下梁镇嘉安社区开设润安毛绒玩具分厂,让搬迁群众实现“上楼做饭照顾家,下楼上班创收入”的美好生活。
  据柞水县众盛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瞿志华介绍,因为订单需要,考虑到下梁镇富余劳动力多,润安毛绒玩具厂下梁分厂于近期建成投产,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业130多人,接下来,还会考虑在凤镇、曹坪、红岩寺等劳动密集型乡镇开设分厂,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难题。
  “今年以来,柞水县多举措促进群众稳就业。一是培育‘一主两优’劳务品牌,持续提升柞水耳农、柞水缝纫工和柞水汽配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通过建设零工市场和家门口的就业驿站,解决群众的灵活就业和大龄劳动力就业问题;三是通过引进优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妇女劳动力的就业难题。”柞水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吴春巧说。
  10月15日,洛南县举办2024年“金秋招聘月”暨宁洛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共邀请县内企业35家、江宁区企业31家参与,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涉及机械类、电子类、管理类、建筑类、服务类等多个行业。
  南京博华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鲁玲玲说:“这次来洛南参加招聘会,诚挚欢迎洛南群众到南京江宁就业。”
  据了解,招聘会现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还免费提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人事人才、劳动维权、社会保障、创业指导等政策咨询,满足不同层次求职者的需求。招聘会线上线下求职者人数5000多人,直播平台互动近5000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10多人。
  “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我参加了由商洛华旗职校组织的中式面点培训,没想到今天在招聘会上就找到了心仪的工作,真是太开心了。”参加招聘会的求职者温静说。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入推进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政策落实,通过各类专项招聘、精准政策扶持、贴心就业援助、多元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务品牌、“点对点”劳务输出、建设各类就业服务站点等形式,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1—9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97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2万人,其中就近就地16.1万人,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294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1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4亿元,脱贫人口实现外出务工26.9万人。认定1个省级劳务品牌、3个市级劳务品牌,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17个,精准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帮助商洛比亚迪等本地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1.24万人,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渠道。